第6章 不甘(2 / 3)

是同人不同命,虽然是关系比较好的兄弟,可是现在生活差距太大了。

傅大河的虽然也有三十亩田,可是运气不好,因为家里的原因,儿子都不种田,所以租出去20多亩地,加上农忙的时候经常雇人,家里有短工,所以按照田改的标准,傅大河一家就倒霉了。

舒大强的田地和傅家差不多,可他们家的运气好,划分成分的时候,家庭成分居然都是中土,连富土都没评上,田地粮食和房子,都没有被没收,所以他们家的生活比较好,有田有地有粮食。

李大庄呢,因为前几年犯了事,所以把家里的田地给卖了,解放的时候,家里没田没地,所以就是标准的雇土,结果前脚卖的的田地,后脚马上又要分地了。

命运就是这么奇怪,没有卖田地的傅家,顶着一个有地的名头的头衔,田地被没收了,房子也被没收了。

可是卖了田地的李家,顶着一个一无所有的成分,房子还是自己的,田地马上又要分回来,早知道都把田地卖了算了?

可是千金难买早知道,哪有那么多早知道呢?

早知道傅大河就不应该娶后面这个老婆,傅家被划为有地的人,基本都是这个原主的后娘干的好事。

傅大河有三十亩田地,可是有四个成年的儿子和两个女儿,按照农村的情况,傅大河和四个成年儿子,加上两个女儿,怎么也能把三十亩田地都自己耕种吧?

舒大强只有两个成年儿子,加上他和他老婆,他们家的田地有三十多亩呢,劳动力还没有傅家多呢,可是农忙的时候,舒家从来不会请人,连短工都没有请过,田地的活计都他们亲自动手,所以田改的时候,他们家被评为是中土,大家都没有意见。

明明只有三十亩田地,水田只有十多亩,其他都是旱地,傅大河家里有那么多儿子,为什么不能自己种田呢?

还不是傅大河后面的老婆刘英在作怪,好好的有个家庭,有了一个败家的婆娘,硬生生把傅家害的家破人散。

刘英想的就是自己的亲儿子,所以几个晚儿子都是她的眼中钉,刘英又是能算计的,为了谋取傅家的家业,把几个晚儿子都赶出去学手艺。

晚儿子学手艺好啊,不但家里可以有现钱进账,而且还不会和自己儿子抢夺家业,所以傅家干活的劳动力太少了,指望傅大河一个人,还有几个没有成年的儿子,怎么可能忙的过来田里的事情呢?

傅大河在老婆的怂恿下,发挥了老爹的威严,逼着几个有手艺的儿子,都要把钱交给家里充公,所以傅家家里又不缺钱,把家里的大部分田地租出去。

傅大河一个人,40多岁的的人,带着几个没有成年的儿子,只种几亩田,农忙的时候,儿子有空就回来帮忙,没空的话,就让几个儿子出钱,傅大河就聘请短工。

结果就出事了,工作队下乡的时候,傅大河怎么逃不了有很多地的命运,然后就落到现在的地步,所以这一切,都是傅大河老婆找的不好。

人家都说家里贤妻万事顺,可是傅大河找的老婆不好,以前没有田改的时候,在家里就折腾的不得安宁,现在傅家更惨。

傅家遇到灾难了,刘英还不悔改,经常跑回娘家了,还把家里的粮食都带走了,估计又是打着回娘家托关系,想把她和几个儿子的成分改一下呢?

刘英的娘家,都是贫土,这个可以理解,要是她娘家的家庭条件还不错的话,两个人的年龄可是相差十几岁呢,刘英怎么嫁给傅大河做续弦呢?

可是想改家庭成分,那可是千难万难,不过刘英不关心傅大河,她在乎的就是她的几个亲儿子的家庭成分,至于晚儿子,那肯定管不了。

原主的几个亲兄弟最惨,小时候在家都是拼命干活,长大了被赶出去学手艺,被师傅虐待的不要不要的,好不容易出师了,还被后娘和几个晚兄弟剥削,所有的工钱都上交家里了。

他们几个兄弟,真是苦了一辈子,可是从来没有享受家里的好日子,还被家庭的成分连累了,原来的手艺活也做不下去,又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