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收入门下(1 / 3)

梅剑云何楚 侠情道 3271 字 2024-03-01

何楚住在梅山之后,生活起居均由玄月照顾。梅山弟子一百余人,最小的年龄也在十五六岁,何楚来到之后,无疑是派中最小的一个。大家对其均是爱护有加。初时他还心伤父母被杀,时常想起,郁郁不乐。但是毕竟年纪幼小,过了几个月,便逐渐淡忘了,不再吵着要找父母,但是小小的心灵之中,总是记着何五临终之言,“报仇”!但是如何报仇,小小年龄却是想不到了。

梅山四剑一有闲暇,便逗何楚为乐。何楚聪明伶俐,常常哄的四剑哈哈大笑。梅山弟子每天均要习武,何楚看在眼里觉得好玩,经常是一拳一脚的跟着学习,一招一式倒也似模似样,常常惹得梅山弟子开怀大笑。

荀道然又多次派四剑下山,追查道天教行踪。但是说来奇怪,道天教像忽然人间蒸发了一般,没有半点消息。只是江湖中人开始频繁在江湖走动,大家都在追查道天教的下落。四剑回山禀告荀道然,荀道然也猜不透其中奥秘,只得命门下弟子,刻苦练功,顺其自然。

如此匆匆过了五年时光,何楚已经十岁了,身体长高了许多,极是强壮,浓眉大眼相貌美极。

这一日,荀道然云游半年忽然归来,梅山弟子全部聚集风鸣大殿,向荀道然请安问好。荀道然笑容满面,坐在一把竹椅之上,待大家参拜已毕,对梅剑云道:“为师外出半年有余,山上可有什么事情发生?”

荀道然其实早已不管山中事务,一切大小事务俱已交给梅剑云打理,只是每遇大事,梅剑云都不敢擅自作主,都要禀告过荀道然才敢决断。

当下躬身道:“启禀师傅,半年来众弟子刻苦练功,并无事故发生,只是师傅一去半载,大家心中甚是挂念,今日师傅云游归来,不胜之喜!”

荀道然呵呵笑道:“很好,山上有你四人打理,为师甚是放心。此次为师匆匆而返,实是有事需要交代尔等。”

梅山四剑听师傅有事交代,不敢怠慢,躬身聆听。

只听荀道然缓缓道:“我大宋自太祖开国以来,为避免唐末旧事重演,历代重文轻武,以致国力衰弱,众夷坐大,羽翼已成,都对中原虎视眈眈。如今蒙古人与金人分庭抗礼才暂保无事,一旦蒙金一统或联盟,大宋江山危矣!”说着长叹一声!

梅山四剑以为师傅所说必是江湖之事,不成想师傅所说的却是国家之事,当下不由心中俱是一怔。梅剑风道:“师傅,我等江湖人士,只要练好功夫,维护武林正义也就是了,管它国家之事作甚?”

荀道然眉头微皱道:“剑风此言差矣!维护武林正义自是我辈中人义不容辞之举,但此乃小侠小义,需知道为国为民才为大侠大义!我等虽是方外之人,但亦属大宋子民,大宋之兴亡,我等有责。岂可坐视?”

梅剑风见师傅面带不悦,语气沉重,当时一惊,他并非无义之辈,只是年轻气盛,争强好胜,一心只想练好武功,至于国家之事从未想及。听师傅如此一说顿时心下惭愧,躬身道:“师傅教训得是,弟子知错!师傅教诲定当紧记心中。”

荀道然道:“你年纪尚轻,此事也怪不得你。道天教虽然多做恶事,但所杀之人毕竟有限。而蒙金之人凶狠残暴,一旦大宋为其所占,天下黎民百姓定要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战火到处定是民不聊生,生灵涂炭。”

顿了一顿接着道:“我此次下山,见各地义旗纷举,扶宋抗夷,其举何其壮哉?江湖人士也纷纷加入义军,如若我大宋子民团结一致,人人以此为任,夷狄何惧?”说道这里双目精光电闪,气势摄人。

一番话说得四剑热血沸腾,齐声躬身道:“紧遵师傅教诲!”

荀道然点头道:“我此次回山就是要告诉尔等,身为大宋子民,抗敌保国乃义不容辞之责,今后我梅山上下均当以此为任,切记切记!

梅山弟子齐声答应,声震大殿。荀道然微微一笑道:“此事也不忙在一时,慢慢再说不迟。”看见何楚站在人群之中,小小年纪也和众人一样挥臂高呼,心下甚喜道:“楚儿,爷爷的话你可记住了?”

何楚听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