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却是不二之选,只是……”
言尽于此,宋云没再说下去,叶舟已然明了。
赈灾最需户部户籍资料来从旁协助,以廓清灾民真实数量。
所以这户部尚书主动请缨,是合情合理。
但看宋云的态度,显然赵元杰是想把这赈灾的差事当做油水来捞。宋云即便知道,却又不好过加阻拦,毕竟赈灾实在是绕不过户部。
弄清原委,叶舟已然胸有成竹,行礼道:“既然如此,小的相信赵尚书定能委以大任,小的先替南方灾民叩谢赵尚书。”
叶舟说完便拜,宋云脸色越发难看,这赵元杰根本就不在衍庆宫,就这么急着为其邀功,这小太监莫不是他的耳目心腹吧?
不等宋云开口,叶舟便急着道:“小的想为赵尚书请旨,此赈灾之行,除督运护卫官银的武将,也应多带些擅长诗文的文官。”
“赵尚书大义大善之功绩,理应被罄竹记录,以做朝堂表率,更应当为万民颂扬,如此一来,也能彰显陛下用人无误!”
宋云感觉萦绕心头的阴霾之中刺出一道霞光,叶舟语术含糊,只是提点,是想让宋云觉得是自己想出了斡旋之策,很是聪明。
大梁虽然兵事孱弱,但文人风骨盛行。
早年间,宋云也试着推行过举荐文人之策,可惜那些晋升的路子,很快便被氏族和商贾以金钱铺开了,只能作罢。
所以当今天下的穷儒们个个满怀怨恨,对于官宦颇有怨言。
说白了,我当不了官,但我会写文章,我骂死你们这些贪官污吏!
宋云不觉挑起了嘴角,已经开始默默盘算。他不懂叶舟用的只是简单的‘道德绑架’,但越推算越觉得是良计。
如果只是多派官员,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使臣狼狈为奸,说不好还要联合起来,变着法儿的跟朝廷要钱。
但如今这世道,总有一些个自诩清高的腐儒,读书读傻了一般,只认死理不认金银。
宋云心中大悦,只需打发这些人不离身的跟着赵元杰,不光能督促赈灾之时,还能讨个暂时的清净。
毕竟那些个腐儒,宋云自己也不喜欢,动不动就要死谏,却不懂朝堂的内忧外患,把自己当成个昏君一般说来道去,自己忌于民风舆论,又不好拿他们问罪。
此计,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