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刚要辩驳一二,齐哲却先一步不屑的笑出了声。
“七步成诗,无聊至极。你们的诗我大齐对了三天,我的诗我给你三年,你们若能对出,我大齐愿拱手让了汉中!”
“什么?!”
“太子三思!”一位大臣拱手先劝太子,又马上转身劝告齐帝:“皇上三思!”
“可笑!我大赵诗仙弟子在此,太子岂敢如此目中无人!”
赵嫣虽然对齐哲有些刮目相看,可他即使有点造诣,一个从无作品传出的人也不敢出此狂言。
“诗仙弟子?”
齐哲看向北赵使团中走出来的一个书生模样的人笑道:“尊师可是姓李?”
这一句问的那人懵了一下:“家师并不姓李。”
“那便好了。”
齐哲微微一笑:“父皇,还请恩准。”
“哲儿,你可有把握?”
“若不胜,儿臣太子之位甘愿让贤!”
本来这场对诗齐国胜算也并不大,只是被齐哲强行扳回一局。
可叹齐国草莽起家,历经三代到了齐瑾年这一代才开始重视教育。
对文学兴国的北赵来说如同萌芽比巨树,江流比深海一般。
“殿下赌注未免大了些吧,丢一城事小,若丢了这储君之位,凭大皇子和二皇子的才干恐才是你的万劫不复!”
赵嫣这句话倒是说到了点子上。
如今朝野,没有一人能为自己所用,丢了太子位和丢命没什么两样。
“长公主牙尖嘴利,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已经胜了呢!我倒想看看我诗作一出,你该当作何表情了。”
赵嫣对赵国文学底蕴充满了自信,在其看来齐哲无非是垂死挣扎。
“既如此,那便请齐帝准许殿下作诗,我倒也想看看太子被废是怎样的场景了。”
齐国百官都认为这是齐哲在作死。
大皇子和二皇子面面相阙,若是齐哲败了太子之位也便有了空缺。
“那便比吧!”
“谢父皇恩准。”
齐哲面露一丝狡黠:“笔来!纸来!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