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莫要嫌弃这茶楼才是。”
朱高炽笑着说道,不过他说的也是事实。
很多这样的好位置,一般都在各藩王手下。
收到朱元璋的影响,藩王们没人喜欢去经商,基本上店铺丢给下面就没管了。
大多数也就吃个租聘费,还没几亩藩田的收入高。
“那便多谢大王子了。”
朱英并没有提地契的事,朱高炽好像也是忘了一般。
转眼间便是五日过去。
这五日的时光,朱英也迎来了茶楼即将开业的日子。
茶楼取名平安茶楼。
大明时期的茶楼,经营的项目比较繁多。
一般是早上卖早点,下午喝茶、听书。
说书人,朱英高价找了个口齿伶俐的坐台,便没再管了。
张伯是个不错的掌柜兼厨子。
这些年朱英对于吃的方面比较挑剔,基本上教着张伯做。
胡辣汤,烤饼,灌汤包,鸡蛋生煎包,水晶虾仁,稀饭,粥,豆浆等等。
虽说百姓大部分一日两餐,但是在夜生活繁华的南京,一些勋贵已经开始习惯一日三餐了。
而朱英对于这些早点的定价,却是要比其他茶楼高上一倍有余。
他的目标定位,本就是那些勋贵阶层。
........
“东家,这都快过去半个时辰了,都没一个客人来买早点,咱们是不是把价格定得太高了。”
张伯看着门外看热闹,却没有任何客人进来购买的情况,脸色比较着急。
经过一番修整,今天终于到了茶楼开业。
大概是因为茶楼卖得早点比较贵的缘故,自清晨开门,看热闹的不少,真正来买,品尝味道的却是一个都没。
其中最主要的,张伯感觉是价格的问题。
别人家的馒头,也就一文钱一个,这是南京的行情价,不管去哪都是。
但自家茶楼的馒头,东家定价却是三文钱一个,足足比别人贵了三倍。
至于其他的如烤饼,肉包等,更是贵上数倍有于。
关键东家还命人把价格写上,贴在门口。
便是造成了如今这等场景,不少茶楼的同行,甚至都跑来看笑话。
“急什么,外面那些个人,也不是我们的目标客人,现在时间还早,让客人飞一会儿。”
茶楼二楼,这里视线极佳,能看到楼下街道的场景。
朱英面色从容,没有丝毫着急,随口说道。对于目前的情况显然有着成竹在胸的把握。
听着这话,张伯神色急切,却也只能强行按捺住性子。
茶楼门口也越发的热闹,聚集的人群开始多了起来,各种议论纷纷声,楼上都能听到。
“三文钱一个的馒头,我呸,这是什么黑心商贩。”
“真就是想钱想疯了,馒头都敢卖三文。”
“这还不止呢,你看看那个胡辣汤是什么玩意儿,二十文一碗,这里面放的啥,人参嘛。”
“我看这茶楼,今天就得闭门谢客了。”
“这是哪家的败家子,整出个这事来,这么好的位置,崽卖爷田不心疼。”
听着外面的议论声,张伯顿时就脸红脖子粗,顿时说道:“东家,我找人把他们给赶了去。”
朱英无语,开门做买卖,哪有赶人的道理,这里还是京师呢,只能说女真人是真的莽。
“不必,待会等着看就好了,时辰估摸着也差不多了。”
朱英看了看天色,镇定的说道。
这个时间点,那些大户人家,勋贵家族的买菜丫头,仆人,管家之流的,也该到点出来了。
朱英从来就没打算做普通百姓的生意。
本来他开这个茶楼,也不过是临时之计,等这边朱高炽联系上兵仗局,太子的事情过去后,他就离开。
茶楼外的热闹,很快就吸引了更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