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乡亲请让一让,皇孙回京了,大家帮帮忙!”
前面开道的士兵还比较客气,众人纷纷闪向官道两边。
张铉见守城士兵已不再放行人进城,他便向道边后退几步,挤在人群之中。
张铉问旁边一名老者,“请问老丈,皇孙是谁?”
“小伙子,我告诉你,是原太子的三个儿子,燕王倓、越王侗、代王侑。
将来我们大隋皇帝就在他们中产生,记住了吗?
代王现在还在长安,应该是燕王和越王踏青归来。”
“哦!多谢老丈。”
片刻,大队骑兵簇拥着两名少年公子骑马飞奔而来。
他们不过十几岁年纪,身着紫袍,腰束玉带,头上戴着金冠,唇红齿白,长得格外俊美。
却不知道哪个是杨倓,哪个是杨侗?
两名少年在城门前勒住了缰绳,其中一人用马鞭指着石碑上的悬赏布告笑道:
“大哥,不如我们去抓杨玄感吧!皇祖父不是说他准躲在弘农郡吗?”
另一名少年恨恨道:“三个半月过去了,宇文述居然还抓不住杨玄感,他真的尽心了吗?还是另有所图?”
“皇兄,这里人多,别乱说话。”
少年默然,片刻他又长叹一声,“哎!我真想亲自去捉拿他,为皇祖父排忧解难,可惜我杨倓晚生了几年。”
他摇摇头,挥鞭轻抽战马,向城门洞内奔去。
“大哥,等等我!”
另一名少年急忙追了上去,大队骑兵迅速冲过吊桥,护卫着两个皇孙进了洛阳城。
这种权贵进城之事常常发生,大家早已司空见惯,骑兵队消失,官道上又恢复了之前热闹。
张铉却站在路边没有动,他注视着石碑上的布告,目光中若有所思。
他已经发现了一个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途径。
.....
洛阳兵器行。
大隋王朝对民间兵器都有严格的限制,弩、长兵器和军用横刀不准出售,只准卖刀剑和普通弓箭。
但也和历朝历代一样,这种规定只是表面上起作用,尤其对于烽烟四起的隋朝已经毫无意义。
或许是因为乱世渐至的缘故,兵器店的生意格外火爆,几家比较大的店内挤满了顾客。
张铉依旧穿着那身淡青色的细布长衫,肩头搭一只褡裢,里面是他所有财富,十贯钱。
这也是隋朝不方便之处,若买贵重之物,要么用牛车拉一车钱来市场,要么就用黄金。
毕竟乱世的黄金只会越来越值钱。
没有牛车也没有黄金,那就只能像张铉这样,扛着几十斤重的五铢钱来买东西。
他来到最东面的一家兵器铺前,屋檐上挂着一块大牌匾,龙飞凤舞地写着‘武德’二字。
就是这家店,张铉听王伯当说起过,丰都市的武德兵器铺刘掌柜是个消息极为灵通之人。
不光私卖违禁兵器,还可以打听到一些重要的消息。
走进店铺,只见墙上挂满了各种刀剑弓矢,在中间一张托架内堆满了上百把廉价刀剑,任人挑选。
旁边站着一名伙计,手执一根铜棍,冷冷地注视着每个人的动作。
而卖墙上刀剑的另一名伙计则态度热情得多,显然墙上挂的刀剑利润更大。
一群士子正围在托架前挑选长剑,俗话说‘文剑武刀’,男子佩剑是大隋王朝的传统,尤其是读书人。
从一把长剑上就可以看出佩剑者的家境。
而对于真正的武者,大都买可以劈刺的刀,尤其军队的横刀最受人欢迎。
张铉直接来到掌管面前,拱手笑道:“请问可是刘掌柜?”
“在下正是!”
掌柜满脸堆笑道:“公子是来买刀吧?”
张铉笑了笑道:“那边几把刀好像太轻了,我想买把重一点的刀。”
“重一点的有,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