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2 / 3)

张铉李密 瓦岗一炉香 3295 字 2024-03-11

路,终于抵达了洛阳。

两个月战火涂炭,洛阳城外已成焦土。

大片大片被夷平被烧毁的房屋。

以及成群哭丧的人群。

南城门前挤满了进城的人,喧嚣热闹。

有挑菜进城的农民,有牵着骡马的商人,还有不少读书士子。

张铉在一处三米高的石碑前停下了脚步。

石碑上贴着一张悬赏告示,两边站着几名执矛士兵。

石碑上写着:“捉拿匪首杨玄感,获其首级者官升三级,赏金五千两。

知其下落者官升一级,赏金千两!”

“呸!”有人低声啐了一口,“这样的悬赏谁敢领?”

“兄台此话何解?”

“杨玄感可是杨素的儿子啊!

杨素党羽遍布朝野,拿了杨玄感的人头还想当官,找死吧!

依我看,领了黄金有多远就跑多远,隐姓埋名做个富家翁也不错。”

张铉听完颇有些好笑。

想当年五子夺嫡,杨素帮助杨广登基。

谁能想到九年后他的儿子会起兵造反。

张铉边听边向城门走去,抬头看去,几十只装着人头的木笼,高高悬挂着城门上。

正是跟随杨玄感造反的一众匪首。

他们都曾是威风八面的人物,现在却面目狰狞地悬挂在城头。

张铉依稀认出了最边上一颗人头,似乎就是李密。

但张铉却愣住了,李密的眉心处应该有颗子弹洞才对。

但这颗人头眉心处却很光洁,根本没有弹孔,这是怎么回事?

张铉头脑里一片混乱,难道这不是李密人头?

还是他杀的人根本不是李密?

张铉满腹疑虑地走进了城内。

刚进城门,喧嚣热闹的气息便扑面而来,商人叫卖,行人如织,川流不息。

正中一条笔直宽敞的大道,一直通向远处雄伟壮观的皇城和大业宫。

一路打听,张铉找到了怀仁坊。

走上前敲了敲门,片刻,门开了一条缝。

张铉看见一张年轻人的脸庞,年纪比自己略长几岁,长得也相当高大魁梧。

“请问这里是王伯当家吗?”

“我就是,请问你是——”

原来此人就是赫赫有名的王伯当,张铉连忙从怀中取出信件,

“在下张铉,受人之托前来送一卷信。”

他将信递给了王伯当,王伯当接过信顿时大吃一惊。

竟然是李密写给自己的信,他不是已经死了吗?

王伯当连忙开门将张铉请进院子问道:“你这信是从哪里得来?”

“在下在弘农郡救了一名受重伤男子,可惜他伤重不治,当时后面又有追兵。

他临死前托我送这封信,他叫做李密,对吧!”

张铉又取出皮囊,“还有他的一些物品,我能否一并交给王兄?”

“夫君,是谁啊!”

一名少妇牵着一个五六岁的男孩从房间出来。

少妇长得十分清秀,头戴金钗,手上戴着几串明晃晃的金手镯。

虽然王伯当穿得十分朴素,布衣长衫,头戴平巾。

但从他妻子的打扮,便可看出他的家境还是颇为殷实。

小男孩长得虎头虎脑,眉眼和王伯当颇为相像,胳膊腿都十分粗壮,一看便是练武的料子。

“是我的一个朋友!”

王伯当连忙把信收起,笑道:“娘子先去忙吧!”

少妇打量一下张铉,便带着孩子向内院走去。

王伯当这才对张铉道:“我们去房间里谈!”

张铉跟随王伯当走进客堂坐下,张铉还是第一次走进大隋的普通人家,他好奇地向四周打量了一圈。

房间很宽敞,摆设比较简单,三张双人坐榻呈品字型摆放,榻上都有小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