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1 / 2)

鱼花魁之语,算是下了定论,其他人已经无法更改。

摇头叹息者有之,嫉恨交加者有之。

李子墨环视一周,脸上的表情像是生怕他们嫉妒得还不够狠似的。

“哎呀,所谓春宵一刻值千金,在下就不耽误时间了,诸位自便。”

一堆人气得胃疼,只能眼睛冒火地看着李子墨带着他的兄弟们转入后厅。

很难说,他们最气愤的是李子墨捡了这等大便宜……还是捡得便宜的人不是自己……

“李子墨,你小子白得一场艳福啊!”

“你们看到刚刚那些人的眼神儿了吗?”

“过去来倚红楼,何曾有人待见过咱们,无非是靠着家中的金银买些漂亮姐儿的笑脸。”

“再看这次,咱们可太长脸了!”

其实刚刚出风头也好,面对郭孝儒的难题也好,都是李子墨一个人迎难而上,啪啪打对方的脸。

不过,他们这些武勋后代子弟,有一样好处。

那就是彼此皆是幼年相识,共同成长,算是义气之交。

所以,一人光荣,其他人也觉得与有荣焉。

非但不会像其他人一样嫉妒李子墨的艳福,反而会真心地替他感到高兴。

当然了,也有一部分是李子墨替他们担下了“附马”的重担,在此之前让李子墨享享福,也是种补偿嘛。

李子墨直接摆手,让兄弟们安静下来。

经过今天之事,他在众兄弟心中还建立起了一定的威信。

见到他的手势,三人果然安静等他开口。

“今晚这种小场面,至于让你们如此激动么?”

韩成秋激动得脸都有些涨红。

“这还算是小场面啊?咱哥几个在应天府的名声,不知道被败坏成啥样了,难得有个光彩的事情,等消息传回府中,咱家老爷子们只怕也会夸赞。”

赵诚钱的父亲乃是兵部尚书,家族乃是武将传承,不过其父也属于文臣。

相对于其他几府,赵家的权势还算是比较牢固,同时对于朝廷的风向也是把握最准的。

他知道,自己等武勋之后必定会受到打压,可是自家子侄不争气。

赵诚钱跟原来的李子墨一样。

说到练武,那是一把好手,可是请来教书的先生都被他气个半死。

赵诚钱的老爹已经不止一次哀叹,他们赵家只怕要衰落下去。

一辈子的人脉也皆在武将功勋之后,这几家的子弟中竟是没一个争气的,连未来的盼头都看不到。

听着赵诚钱大吐苦水,迅速引起了韩成秋等人的共鸣,挑着他们过去因为文采不足受人轻视的事情附和起来。

李子墨也没想到,他们表面上出身极好,原来在应天府竟如此不受待见。

那些话虽然不大中听,可能借机了解下自己的“过往”,还是听得极为仔细。

“其实我们几家皆是既富且贵,若是联合在一起在朝廷之中影响力绝对不小,老爷子们就没想过,抱团上书,好好打压下那些文臣的气焰?”

李子墨早就疑惑此事了。

按理说,他们几大家族,不仅代表着武将势力,同时也是勋贵之后。

自古以来,这样的势力都有着庞大的影响力。

可是,朝廷转向,以右相为首的文臣势力对他们大肆打压,他们这些勋贵们似乎就只能被打得抱头鼠窜,根本没有像样的反击。

你说论朝廷斗争,他们传承这么多代,总不能全是些门外汉吧?

要说文臣势力强大,那也是慢慢成长起来的,咋就发展到今天这种地步了呢?

赵诚钱蔫蔫地道:“那有啥用啊?说到底还是现在朝廷已经用不上咱们这些武勋之后了,都想着治太平之盛世,搏青史之英名。”

“对陛下来说,咱们都没用啦,能用得上的人才是右相那些文臣,自然被踢到一边。即使众家府第联名上书,陛下也会偏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