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出自小先生之手?”
苏灿也没否认,点头道:“嗯,是我。”
文徵明爽朗一笑,道:“在下佩服,此画技之高超,令人惊叹。”
“在下有个朋友,也是苏州人,也擅长绘画,有空给小先生介绍认识,你们一定会有很多话题。
苏灿噢了一声,道:“不知阁下那位朋友是?”
文徵明笑道:“他叫唐寅,字伯虎。
啊?
苏灿微微呆了一下,难怪他说他这个朋友擅长绘画,原来是唐伯虎。
“那你是?”苏灿询问。
文徵明行了一个书生礼,道:“在下文壁,字徵明。
原来是吴中四大才子,后世关于他们的传说实在太多太多。
苏灿邀请对方落座饮茶,都是老乡,难得在顺天府会遇到同乡人。
他乡遇故知,也是人生一大快事,而且文徵明也没有什么架子,很容易相处。
话匣子打开后,文徵明便问苏灿为什么会来顺天府。
苏灿简.单的将自己在顺天有一桩婚事的事告知文徵明,不过退婚的那些乱七八糟闹心事,他就没说了。
但文徵明也猜到这其中应当有些坎坷,不然苏灿也不会一个人居住在此。
谈话间,文徵明也知道了苏灿的姓名。
苏灿好奇的问文徵明道:“你怎么也来顺天府啦?”
文徵明叹道:“家父三年前在温州府去世,这三年内,我一直游历各地,说来也混账,家父一直希冀我从事科考,但我却始终不愿。
“待我想考时,家父已经离我而去,愧为人子啊!
第63章
“是以今年丁忧期过,我便定在了顺天府,又因县试即将开始,索性就打算在顺天科考,以完成父亲之遗志了。”文徵明的一生都比较坎坷,自幼不会说话,到八岁才学会开口说话。
他的父亲断定他未来一定会大器晚成。
然而在他第一次县试的时候便碰了一鼻子灰,原因很简单,他的字不行,太丑了。
后面他又拜访各家名师学字,当字体书法练好后,才是他真正的悲剧开始。
从弘治朝开始参加乡试,一直跨越三朝,到了嘉靖时期,他一共参加九次的乡试,却没有.一次中第。
九次乡试,跨越二十七年啊!人生有多少个二十七年!
最后文徵明心灰意冷之际,还是嘉靖皇帝特赐他做了翰林院待诏,但他又非科班出身,在翰林院后,又被同僚看不起,一气之下,他罢官了,此后再也无缘仕途,辜负了他父亲的所有期望。
这是个悲剧的人物,和后世的风流四大才子大相径庭。
等等。
苏灿忽然发现有点不对劲,他抬眸惊讶的看着文徵明,问道:“你今年才参加县试?换句话说,这是你第一次投入科考?”
文徵明赧然道:“是啊,虽然这迟了一点,但有志不在年高。
他为人是比较执拗的,父亲多少次鞭策他投身科考,可他就是不愿意,换句话说,他叛逆期了。
当他的父亲离开人世间的时候,他才觉得自己以往亏欠父亲太多,所以才开始立志投身科考。
他也相信,凭借这些年的所见所闻所学,一定会蟾宫折桂,给父亲争得脸面。
他见苏灿眼神有些古怪,不解的道:“苏小先生,有什么问题吗?
苏灿摇摇头,道:“没什么问题。,
“对了,你可否给我落个款?”
文徵明笑道:“好
苏灿给他研磨,文徵明则开始写字。
他的字很快,有点类似于东晋王羲之的草书,实际在这之前,他学习的书法一直是草书。
苏灿微微蹙眉,又道:“可否用隶书?’
文徵明笑道:“我隶书写的很丑,很少会写。’
苏灿惊讶的道:“那你就打算用草书去参加县试呀?’
难怪你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