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你若傷她血洗岐州(2 / 3)

的躍躍欲試,仿佛面前的不是全副武裝的甲士,而是兩百多顆任人宰割的大白菜一般,青龍衛士紛紛短劍出鞘,看那情形,只要李清一聲令下,絕對會毫不猶豫的上前與敵人展開殊死拼搏,不死不休。

對于老者的話,李清也大感奇怪,按說,經過自己剛才的一番話,老者就是不退卻,但是态度也定然不會如同現在這般的決絕,李清并不是神,并不能事事穩操勝券,運籌帷幄。

此刻的李清一臉不解的看向遠遠躲在兵士後面前的老者,看到他那一臉似笑非笑的面容的時候,李清終于明白,原來老者是吃定自己現在不敢将老者的兒子怎麽樣,不為別的,此刻這位劉公子是自己手中唯一能夠制衡老者的憑借。

想到此處,即使以李清的心态,也不由得暗自罵道:“老狐貍,不得不說,這是李清穿越盛唐以來,吃的第一個大虧,有苦說不出!”若是自己一人身處此境的話,李清還真的敢于對所謂的劉少爺動手,但是此刻不同,李清不能讓韋嫣語身處險境,因此李清不敢于冒險。

老者正是因為抓住了李青的心中所想,才會如此悍然的先發制人,沒有絲毫的猶豫,李慶頭一次變的如此被動。

以前前無論是與岳父韋昭訓的對峙,還是面對太子的截殺,亦或是收服青龍、玄武兩衛,李清做的都是順風順水,正是因為如此,李清不由得生出了一種自滿的心态,在原本李清的眼中:天下人不過如此,因此有了小觑衆人的思想!"

殊不知先前的李清之所以能夠事事占據上風,究其原因,不過占據了“僥幸”兩個字的緣故,先前的韋昭訓因為心系女兒再加上與李清的翁婿關系,自然不好太過為難李清。

至于其後的截殺,完全是由于黑衣武士的自大導致,若是換做城府極深的太子親自策劃,李清就是有十條命也絕對是十死無生。

至于李清收服青龍、玄武兩衛完全是當朝宰相李林甫的刻意為之,若不是如此的話,即使是李清占據着一千多年的智慧也無法與當朝宰相玩弄心機、手段。

此刻,李清終于嘗到了苦果,可惜,這些李清都沒有仔細考慮過,直到此刻李清終于明白,原來不是天下人太傻,而是自己一直被小小的勝利蒙蔽了雙眼。

眼見威脅不成,李清無奈,正當打算吩咐青龍衛士硬拼的時候,不知何時,韋嫣語忽然穿過青龍衛士的保護,走到了李清的身後,将昔日玄宗皇帝任命李清為劍南道節度使的聖旨悄悄遞到了李清的手中,并不做絲毫的言語。

眼看到手的聖旨,李清自然明白佳人的意思,李清十分連貫的将聖旨拿到衆人的面前緩緩展開,一臉嚴肅地說道:”奉天承運,玄宗皇帝诏曰:朕今日屢屢聽聞京畿六府貪官污吏橫行,大唐百姓怨聲載道,壽王瑁聰慧敏捷,克令克柔,恭謹善良,着即冊封其為京畿六府觀察使,整肅京畿道不正之風,望其嚴格執法,勿負皇恩,欽此!“

聲音不大,但是對于在場的衆人無疑不是一個驚天霹靂,雖然知道面前的玄衣青年不簡單,但是誰都料想不到他竟然是高高在上的大唐王爺,當今玄宗皇帝的皇子。原本還持刀霍霍洋洋自得衆位士兵衙役紛紛猶如躲避瘟神的退卻了足足數十步。

要他們對于普通的貴族出手甚至是對京中的頂級門閥的子弟出手他們也許會為難,但絕對不會違背長官的命令,但是若是想讓他們對于大唐的皇族的嫡系成員出手,那是斷斷不可能的。

自大唐開國至今,已經一百餘年,天下承平久矣,老百姓生活安康,李唐皇室的統治早已是深入民心。

正因為如此,普通百姓,對于李唐皇室的嫡親血脈總有種發自內心的尊崇之意,這也是為何安史之亂歷經八年,天下臣民始終對大唐皇族不離不棄,生死相随,直至本應敗亡的大唐河山竟然再次重建,不得不說是一個不小的奇跡。

八年,是一個很長的考驗,能夠經得起這樣考驗的朝代少之又少,八年,,放在後世,小鬼子都被打回老家了。

正是因為出于這種思想,原本包圍李清等人的甲士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