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太后召見?她想見朕,讓她自己過來!(2 / 2)

常的清楚。

李太后之所以深夜還要找自己,無非就是因爲改革要動他們家的利益。

所以這些人都急了。

這就是改革的阻力所在。

在明朝中晚期進行改革,之所以困難就是因爲舉國上下,不管是當官的還是大地主們,都是巨大的阻力。

他們利用兩百來年的和平,把控了大量的土地,這些都是他們的財產。

現在改革,一開始就要動這些人的土地,他們怎能答應?

所以必定會瘋狂地反撲。

而且即便是皇帝家,那也是改革的重大阻力。

就比如李太后家裏。

武清伯李偉本身就是生意人出身。

有太后這樣的強大靠山,這些年他可沒少撈錢,光是土地,都是幾萬畝幾萬畝地往家裏面撈。

在地方上面更是仗着自己的女兒是太后,欺男霸女,強買強賣,比惡霸還要惡霸。

他的兩個兒子都封了都督,是一人得到雞犬升天。

正因爲他有如此權勢,所以在地方上更是無法無天。

又因爲他本身祖籍山西,在老家更是橫徵暴斂,仗着自己是當今皇帝的外公,沒有任何人敢駁他的面子。

即便是宣大總督王崇古也與他交情深厚。

說句實話,這個李偉在他的女兒沒有嫁給隆慶帝之前,在山西不過是個普通買賣人。

與宣大總督王崇古的家世背景相比,連芝麻粒都比不上。

可是自從隆慶皇帝登基之後,李偉立刻就成爲了山西地帶的鉅富。

晉商競相巴結他,連宣大總督王崇古都與他結交。

這個小生意人一躍之間。就成爲了朝廷當中炙手可熱的人物。

而今他聽說了陳寒要搞改革,改革的第一條就是要丈量天下土地,他怎能答應?

所以他打算走自己女兒的路線,要麼通過自己的女兒把改革阻撓,要麼讓自己的女兒跟自家外孫求情,不要丈量他家的土地。

李太后在歷史上雖然頗有賢名,但其實還是個小女人。

她因爲信奉佛教,就在京城內多處建造廟宇耗費鉅萬。

尤其是萬曆皇帝登基的第一個月,她爲了回饋菩薩保佑,就在永定門外大修觀音菩薩廟。

這件事情當時還遭到了高拱和張居正的反對,但是她置若罔聞。

由此可見,這個李太后在錢財方面,可是半點都不賢明。

所以現在聽到自己的父親派人送信給自己,說是如果陳寒改革,一來是得罪天下人,二來是對自己家也多有不利,她當然不能答應。

陳寒就等着他來找自己理論。

時間不長外邊有太監大喊一聲,“太后到!!”

陳寒不得已,操控着萬曆帝從龍書案後邊走了下來。

來到了書房的門口等着李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