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裏面出生的。
並且鯀因爲偷取帝的息壤,被殺了一次。
在堯在位的時候,又被殺了一次。
舜在位的時候,鯀也被殺了一次。
那麼到底是誰殺死了鯀?
爲什麼有人會說鯀是顓頊的後代,甚至直接說鯀是顓頊的兒子。
還記得顓頊和共工爭搶帝位的時候,被大洪水淹死了嗎?
然後變成了魚婦復活了。
當初《山海經·大荒西經》記載:
有魚偏枯,名曰魚婦。
顓頊死即復甦。
風道北來,天及大水泉,蛇乃化爲魚,是爲魚婦。
顓頊死即復甦。
這“顓頊死即復甦”原文寫了兩次,爲什麼要重複寫?
一開始葉真以爲這是重複表示提醒而已。
可是《山海經》裏沒有這樣重複的描寫,那就只有一個可能了。
這原文寫了兩次,說明顓頊死了兩次又復活了兩次!
那麼鯀呢?被祝融殺死了,又被堯和舜殺死了。
古人就不知道,鯀到底是被殺死了,這裏就成爲一個糊塗賬了。
有沒有一種可能,鯀被殺死了三次!
因爲鯀的能力和顓頊一樣是復活!
鯀繼承了顓頊的能力,所以他們害怕鯀。
害怕鯀繼承帝位,成爲和顓頊一樣的五帝!
顓頊死了之後變成蛇,變成魚婦。
鯀也是如此,變成黃龍,變成玄魚!
他們爲了帝位找藉口殺死鯀,並且殺了三次!
並且在最後一次殺死鯀之後,鯀的屍體過了三年都沒有腐化。
這非常不正常,然後剖開了鯀的肚子,大禹出現了。
帶着鯀的意志誕生了。
他們依然在害怕,害怕鯀的血脈,害怕大禹的出現。
所以他們依然派遣大禹去治理洪水。
什麼堯舜禹的禪讓,什麼最美好的時代!
怎麼可能!權力的更替只有血腥!
爲什麼堯會禪讓給舜,舜會和堯一起謀劃殺死鯀呢?
這裏就不得不提堯和舜的一個共同的特徵了。
傳說中聖人有異象,堯舜兩人都有重瞳。
兩人都是重瞳者。
眼睛的力量,對於眼睛的崇拜,這是巧合嗎?
讓大禹去治水,不過是想用同樣的計謀去殺死大禹而已。
“這就可以解釋得通了。”
“爲什麼大禹三國家門而不入,因爲他不敢啊。”
因爲只要當時大禹走錯一步,可能都會被抓到把柄。
直接殺頭。
這完全是有可能的。
所以爲什麼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葉真不由想起,在現代挖掘出來一本史書《竹書紀年》。
裏面的很多內容,都和《史記》裏面記載的差不多。
裏面只有某些地方有出入。
“昔堯德衰,爲舜所囚也,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舜囚堯,復堰塞丹朱,使不與父想見也。”《竹書紀年》。
堯老了,控制能力不行了,於是舜發動政變,囚禁了堯,奪取了他的地位,並且把堯的兒子丹朱也給囚禁了起來,並且不允許他和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