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朝堂之上初相斗(2 / 3)

灾情。

无论在何时何地,也无论哪一个王朝,民都是国之根本,对于百姓的决策直接关系到这个政权的安稳与否,而如果对于灾区的百姓,无法解决他们的困难,便很有可能爆发起义,无论爆发的起义能否被镇压,都会对这个皇朝造成一个沉重的打击。

也正因如此,朝堂之下的朝臣,各自都发表着自己对于灾区救济的意见,只是朝堂之上的私语丝丝不绝。

“皇上,臣以为,此次灾区情况如此严重,灾情越来越重要,应该是在南方灾区必定有邪祟作怪,才使得如今情况如此严重。臣恳请皇上在重灾区施法驱除邪祟,还我皇朝一片太平。”大臣甲提出自己的解决之法。

“皇上,臣以为他所言有误。臣向来不相信邪祟之说,如若真的像他所说,岂不是每次灾情只要施法就可以解决了?可现实并非如此吧?灾区情况如此严重,不仅仅是天灾还有人祸,臣恳请皇上在治理灾区的时候,也应治理改正灾区的吏治。”大臣已反驳了大臣甲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皇上,为此次灾区的病情越来越严重,臣以为并非我们派去的御医没有用,而是没有找到根源,因此,臣恳请皇上,为救治灾区百姓向民间寻找能人异士。臣听闻民间江湖上的医圣有起死回生的能力,医术高超,臣恳请皇上下令于民间寻找医圣救治灾区百姓。”大臣丙提出自己关于灾区疫病的救治之法。

大臣丁:“皇上,臣以为……”

大臣戊:“皇上,尘认为……”……

大臣们一人一句,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终究还只是一方面,或者可行性太小。皇帝将目光转向在此期间从未说过话的太子御寒风和摄政王御凌景。于是淡淡说道:“好了,众位卿家你们的治理之法朕已经知道了。不知太子和皇弟对于这灾区的治理又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朕也很想知道二位的治理之法。”

听到皇帝话,身为太子的御寒风上前一步,拱手言道:“父皇,儿臣认为诸位大臣所说皆有道理,即使这次灾区的情况越来越眼中,但还是和之前的灾情一样,儿臣以为继续之前的治理之法,相信不久便会使灾区恢复如初。”

高高在上的皇帝御凌轩听到太子御寒风的话,不禁皱了皱眉,但这么微小的动作除了摄政王谁也没有发现。皇帝的心中不禁担心,太子御寒风的治国能力看来一般啊。

听完太子御寒风的建议,皇帝将目光转向仍在一旁淡定如初的摄政王御凌轩,继续说道:“皇弟啊,太子说了他的方法,你的呢?”

听到皇帝的询问,御凌景顿了一顿,之后开口说道:“皇上,臣弟的想法与太子的完全不同。这次灾区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不仅仅有天灾的问题,也有我们治理的问题。先说这次灾区的病情,那是我们从来没有见过或者听说过的病情,如果继续按照之前的救治方法,臣弟认为,最后的结果不仅不会好转,反而会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对于朝廷多次向灾区拨款,拨款的次数与数额按道理应该足够解决灾区百姓的问题,而结果却是灾区百姓连一碗粥都喝不上,这则充分说明了灾区官员在对于灾区灾款的使用上存在漏洞,灾区的吏治存在问题。如果不解决灾区吏治问题,要解决灾情的难度也很大。”

继而又说道:“因此,臣弟认为,在对于灾区疫情的解决上,的确应该向民间寻求帮助,而民间素有医圣之称的人的确也是我们重点寻求帮助的对象。在对于灾区吏治的问题,应该选贤任能,从朝廷重新派取正直人士作为钦差大臣到灾区监督治理,同时也应该向民间寻求能人异士,来帮助我们解决灾情。”

听到摄政王御凌景的建议,皇帝御凌轩心中一震,看来自己的这个皇弟在边疆的这几年的确有所历练,这治理国家的能力也是可点可说的,心中不觉得一喜,看来这朝堂之上,也并不都是废物。

太子御寒风在听到摄政王御凌景的建议之后,冷笑一声,慢慢说道:“皇叔,难道朝廷真的没人了吗?到民间找寻能人异士,这是在说明朝廷官员的质量下降吗?”

皇帝御凌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