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嗖!嗖!嗖!”
飞蝗一般的箭矢,不断在城墙内外落下。
面对女真的弓骑,陷入被动之中的宋军士卒,在经历了最初慌乱之后。
士卒们也渐渐地冷静下来。
尤其是当张伯奋,带着一队青壮民夫,举着门板,抬着担架,来到城墙。
利用门板为掩体的士兵,不但有效的增加了防御。
还收集了不少落下的箭矢。
而那些受伤的士兵,也被担架队,第一时间抬下城墙。
进行了救治和包扎。
这一幕,无疑极大稳定了军心士气。
士兵们很多时候,不是怕死,而是怕死的憋屈。
但此刻身为主将的韩烈,亲临城楼,部署得当,指挥有方。
这让把这一切看在眼里的士兵们,无不是大受鼓舞。
“向前五十步,继续射击。”
攻击的敌骑连续几波攻击之后,见城头上的守军,丝毫没有还手之力,带队的千夫长,胆子也大了起来。
一百在百步之外,飞马射击的敌骑。
眼看城头守军被箭矢,压得头都抬不起来,带队的千夫长,当即率队向前推进到城下五十步距离。
城门楼上的韩烈,看到这帮大胆的女真鞑子,进一步靠近城墙
手持三石神臂弓的韩烈,冷笑一声,抽出一支羽箭,扬声喊道。
“盾牌手掩护,弓弩手反击!”
随着一声令下,韩烈手中的羽箭,弓弦拉满,一箭射出。
“嗖”的一声,闪电般射出的箭矢,精准射在一名身穿甲胄骑兵的面门之上。
五十步的距离,锋利的箭簇,直接穿透那名骑兵眉心。
一滴鲜血溢出,马背上的敌骑,眼前一黑,一头栽落马背。
一箭得手,得势不饶人。
韩烈手中的弓弦再次拉响,嘭的一声,箭矢飞射,直中一面敌骑眉心。
“嗖!嗖!嗖!”
这个时候,城头之上,五百名手持弓箭的士兵,在手持门板的盾兵掩护下,随之射出一轮箭矢。
攒射而出的箭矢,漫天落在敌骑之中。
虽然没有造成致命的打击,却也是让靠近的敌骑,一阵手忙脚乱。
当守军的第三轮箭矢射下时,原本嚣张的敌骑,再也绷不住的飞奔而退了下去。
看着退却的敌骑,以及城墙下死伤的上百骑人马,城头上的宋军士兵,无不是爆发一阵欢呼之声。
“鞑子跑了,我们胜利了。”
看着士兵们的欢呼雀跃,韩烈虽然嘴角露出一抹笑意。
但表情却并没有多少轻松。
刚才城头上五百弓弩手,出其不意之下,射出至少一千五百支箭矢。
却仅仅造成女真鞑子五十多人的伤亡,三四十匹战马的折损。
可在之前敌骑的飞射下,城头上却有六十五人伤亡。
这样的伤亡比例,足以说明一个问题。
足以说明女真鞑子骑射能力,要远胜于宋军士兵。
不过,让韩烈欣慰的是,经历这么一次接触战。
足以证明军心可用。
眼下韩烈手中,拥有五千三百士兵。
加上他带来的青壮民夫,以及城中百姓,眼下东明城内,至少可以征召三万人守城。
粮食方面,城中百姓粮食情况,韩烈还不清楚。
但他带来的五万人口,包括五千三百军士在内,拥有九千多匹战马。
粮食约有一万三千石,足以支撑五万人吃上三个月有余。
这些战马和粮食,都是缴获的金兵所获。
虽然粮食全部泡过水,但经过晾晒之后,保留几个月还是没有问题的。
除了粮食外,就是兵器。
前日离开鹤丘之前,韩烈就下令,从退去的洪水之中。
打捞起大批金兵遗落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