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厉对于秦牧来自蓬莱深信不疑,但是他旁敲侧击了一顿,到最后也没弄明白秦牧在蓬莱的地位。
他是世家公子?还是贩夫走卒?
昭厉看秦牧言谈举止,大气自如,一点没有农夫商人的卑微和算计,看起来似乎是世家子弟。可是这个人却没有世家子弟该有的自觉,他对谁都是同一个态度。
对自己,和对舞姬乐师,甚至对芈家姐妹,都是一张面孔,这就让昭厉看不明白了。
难道蓬莱国没有地位之别吗?
如果没有地位的差别,那样的国家不敢想象。
昭厉决定再好好观察观察秦牧。不过观察期间,也不能不让秦牧做事。
县尹为秦牧准备了一处小院,大小房间数目得当,芈家姐妹也跟着住了进去。
芈素这下顿时如登仙境。昭厉为秦牧准备的待遇,当然都是最好的。比起自己的猪圈一样的小破房,这里就是天堂了。
她吃饭再也不用陶器——改用漆器了。
不过秦牧却不喜欢用漆器。油漆有毒啊,还是陶器好,接地气。
“秦牧,你们那个地方,吃饭是用金碗吗?”芈素现在知道秦牧不是月亮仙人,但是他还是和自己不一样。人家是蓬莱国人。
她正是青春年少时候,对什么都好奇。
对于秦牧的故国,芈素更是充满了求知欲。
“我们吃饭用瓷碗。”
“刺碗?那是什么?碗上长刺吗?那怎么端得住。”
“不长刺,是瓷。”说着话,秦牧拿手指沾了点水,在案几上写下了这个字。
这个字,就是秦牧后世的字了,因为这个时候没有瓷器,没有瓷器,也就没有“瓷”这个字。
这些对于芈素来说全无问题,因为她一个字也不认识,秦牧写什么她都看不懂。
“瓷碗,那比金碗还贵重吧?”芈素双眼中充满了向往。
她顿时觉得以前万分期盼的漆碗,也不那么值钱了。
“妹妹,好好吃饭,也让秦公子安心用餐。”芈华看不下妹妹这么多话。
“瓷碗没有金碗贵重。金碗贵的多,再说金子那么沉,谁能每天端着金饭碗吃饭,那不是吃一顿饭累坏了一条胳膊吗。”
“那你们吃的都是玉做的小米吧?”
(
这个时期。小米和大豆是全中国的主食。粟是小米,菽是大豆。
“菽、粟不足,末生不禁,民必有饥饿之色.”(《管子-重令》
“贤者之治邑也,蚤出莫入,聚粟菽,是以粟菽多而民足乎食.”(《墨子-尚贤中》)
“贤人治天下,使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孟子-尽心章句上》)
由此可见,粟菽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粮食。
写,为了读者流畅,不写那么多生僻字或者太古的字,这里就直接大豆小米的写。
)
“玉做的小米没有,不过我们到是有一种粮食,叫玉米。”说到这里,秦牧脑袋里面顿时泛起了玉米的图像。
他感觉自己的脑袋好像一座废弃的图书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捡到一本有用的书。
“姐姐,我就说吗,蓬莱国的人一定是仙人,你看他们不是吃玉米吗。”
玉在任何时期都是贵重的物品,在本时空更不例外。这时候的玉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佩玉,那是身份的象征。没有身份的人,比如芈素这样的小巫婆,还有种地的的农夫,做生意的商人,是没资格佩玉的。
这也是昭厉无法识别秦牧身份的一个困惑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