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爷说:“回大人的话,我记得那个地方叫......”
知县抢过师爷的话头,说:“荒芜之地,有啥名,正好那大人看中那块地,这地名就得劳烦那大人费心思给起个吧?”
那家老祖的孙子稍呈为难之色,说:“这......”
知县拱手说:“那大人饱读诗书,能文能武,这吉祥如意的地名,非您老莫属了。”
那家老祖的孙子上数两代都是侍卫出身,可谓是侍卫之家,舞刀弄棒,在京城还有点名气,说到文墨,斗大字,真识不了几个,可知县这番恭维,他也不好推诿,况且所说的地名,是他及子孙后代居住之地,确实应该用心思忖揣摩,叫什么名好呢?这节骨眼儿上,他不免又想起出口成章的乾隆爷,假如现时还在乾隆爷庭前侍驾,他一定斗胆跪拜,向乾隆爷讨个字来,想到乾隆爷,他蓦地想乾隆爷赏赐的金元宝,联想起选定的凤凰山下那块宅地,地形地貌似乎也象个金元宝,想到这儿,他喜不自胜,一拍大腿说:
“嘿,有了,就叫金元宝。”
知县与师爷面面相觑,片刻,两人“卟哧”都笑出声来。
那家老祖的孙子看着知县和师爷,并没恼,愣怔地问道:
“笑啥儿?”
知县和师爷忙掩住嘴说:“没笑,没笑,大人,您......您老这地名起好,起的好。”
那家老祖的孙子似乎忘记自己刚才说的话了,问:“老夫刚才起的啥儿名?”
知县轻声地说:“大人,您老好像说......说的是金......金元宝吧?”
那家老祖的孙子沉思说:“金元宝?不对,不对,老夫说的是元宝屯,这个地名就叫元宝屯,对,对,就叫元宝屯,你们说咋样儿?”
知县与师爷交换下眼神,还没等说话。
那家老祖的孙子根本不在意知县和师爷的赞成与否,坚定不移地说:“就这么定了,叫元宝屯!”
知县和师爷也根本不在意那家老祖的孙子所选的地方叫什么,只想尽快把那家老祖的孙子哄走,不然的话,肚子里那颗心总在嗓子眼儿提溜着,所以,免不了有些心不在焉。
那家老祖的孙子翻了翻眼睛,问:“哎,你们咋都不说话呢?咋的,我这屯名起的不中听?”
知县和师爷一齐拍手,齐声说:“好,好,元宝屯,元宝屯,这屯名起的太好了。”
师爷进一步发挥说:“大人您老真是才高八斗,才华横溢啊,这屯名起的富贵,福禄,听着也雅,就是榜眼、探花也未必能想出来这么好的屯名啊!”
那家老祖的孙子洋洋得意,呵呵地笑了,片刻,说:“这官凭文书,私凭印,屯名老夫起好,是不是还缺点啥儿?”
知县心领神会说:“大人说的是地契吧?这好办,您老回去该跑马占地跑马占地,该盖房子盖房子,回头你把数儿告诉我一声,我立码办好地契、房契、林契,给您老送到府上,您老看这样成吗?”
那家老祖的孙子起身说:“好,痛快,那老夫就不跟你们再啰嗦了,时辰不早了,我也该......”
知县和师爷心里说:老杂毛你可算走了,让我们透口气吧!
师爷欲要去拿九龙刀,说:“大人,我来把刀帮你背上。”
那家老祖的孙子厉声喝道:“住手!”
师爷吓得身子一抖,忙缩回手。
那家老祖的孙子说:“这御赐宝刀,是你能动的吗?你胆子不小啊!”
师爷忙低下头说:“小的鲁莽,没有眼利见,请大人不要生气。”
知县怪责师爷说:“那大人的宝刀,是皇上所赐,咱们能看到,都是咱们的福分,你还敢乱动,不知深浅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