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大,光佣人伙计就大几百人。方向辉是家里的老小,上面有三个姐姐早已嫁人,方老爷子老来得子,对这个幼苗分外疼爱。
在方向辉还小的时候,方父就聘请教书先生授其知识,后来又送最好的学校读书,并且还让自家武馆的拳师,同时也是方家的三女婿教授方向辉拳脚。
方老爷子虽然是一方名流,却没有门当户对的世俗观念,而是本着“英雄莫问出处”的原则,给三个女儿挑选佳婿,并都分别安排在自家几个产业中,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众人捧柴火苗旺。
虽然有全家的呵护,但老爷子却对方向辉很是严厉,该奖就奖,该罚就罚,不像其他有钱人家那样一味宠溺小孩,而是致力于培养方向辉的独立性格。也正是如此,方向辉从小在同龄小孩中,就显出与众不同的成熟心智。
然而,让全家始料不及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方向辉并没有表现出对从商的热情,而是对军事产生了愈发浓厚的兴趣。
结束学业后,恰逢奉系开办军官候补生班,广泛招纳社会青年,方向辉偷偷瞒着家人报考并顺利通过,为此,方老爷子气得从此对他不理不睬。
半年后,17岁的方向辉从候补生班节业从军,正式成为奉系的一名见习军官,算是初步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入伍第一年,方向辉便迎来人生第一次洗礼。1927年,阎锡山与奉系发生矛盾,双方围绕涿州血战数日。作为见习军官,方向辉并没有亲自上前线,但那种炮火隆隆、枪林弹雨的场面,给初出茅庐的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战奉系失利退回东北。
到1928年,蒋介石联合阎锡山、冯玉祥一起讨伐奉系,方向辉在这时担任排长,随大部队驻扎在保定,与前来讨伐的**军硬碰硬打了一场。这次他真正见识了血与火的战争场面,连续几天的战斗,双方血流成河,惨嚎阵阵,尸横遍野,几乎是人间炼狱。这次战斗,奉军再次失利,但方向辉凭着战功升至连长。
“皇姑屯事件”的第二年,奉系东北易帜改为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从此听命于南京。不久,第七旅旅长王以哲从基层选拔优秀年轻军官,去东北陆军讲武堂培训,方向辉再次报考并以优异成绩被录取。一年后,方向辉毕业,被选入精锐的第七旅,没多久便升至营长。
要不是突发意外,方向辉可谓前途无量。沈阳事变,驻守沈阳的东北军精锐第七旅全部溃败,旅长王以哲去了北平找少帅汇报情况。方向辉和溃兵先是随着其它部队撤到锦州。本指望着能好好整顿一下,再反攻回去,可没过多久锦州又失陷,只好随部队再撤,他本人则误打误撞留在了上河营,依旧担任营长。
满以为总算可以暂时松口气,不过日军并不满足,紧随其后又跟了上来,从山海关到黑龙江的漫长防线上,与东北军形成对峙态势。
树欲静而风不止,这段时间,日军不断找茬挑事,傻子都能看出来,日军的进攻是迟早的事。山海关那边传来消息,日军不断挑衅,何柱国旅长一忍再忍,虽然如此,但双方已经是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这两年来,**军在江西一直“围剿”红军,都什么时候了,还打内战。在方向辉看来,想靠外交手段阻止日军侵略,实在有些单相思的意思,对侵略者就必须以牙还牙,反倒是红军在沈阳事变后提出的两次对外宣言很有见地。
他早就想着能打回去,但上河营的部队似乎并不着急,除了按照上面的命令做了一些常规军事布防之外,就再无什么动作。方向辉看得忧心忡忡,毫无疑问,日军不会罢休,而他的营担负着河防防务,一旦发生冲突,定将首当其冲。
太阳渐渐偏西,不时被厚厚的云层遮住,在大地上形成一块一块的阴影,似乎不甘心,片刻后又钻了出来,努力将余温洒向大地。方向辉满脸心事,一行人拖着渐长的身影走得行色匆匆。
就在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