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到大明(5 / 7)

再造汉明 曲石 16576 字 8个月前

师弟,我没事。”

“你没事就好”,李必恭说完,就坐在了床边。

刘云龙继续问着李舟洋:“我们师傅是哪里人?”

“师傅住在胥口花墩村。我们师傅可有名了,很多有钱人都请我们师傅去造房子,做家具。据说我们的师祖曾替皇帝造过宫殿,因此,连苏州城里做官的人也会来请师傅去造房子。”

“刚刚看见的那个穿绸缎衣服的,就是东家吗?”

“嗯。我们东家在横金开着很大的酒坊,据说一年就能赚近千两银子。”

“横金?是木渎南面的横泾吗?”

“对呀,就是木渎南面的横金呀,距木渎十里。”

刘云龙听后,明白了,李舟洋说的“横金”就是后世的“横泾”。又问道:“那其他的人呢?”

“除了我们师傅外,其他的是花雕匠作头、泥水匠作头、油漆匠作头。”

古人造房子需要木匠、泥水匠、油漆匠一起合作,讲究的人家在梁上会雕刻一些动物、人物,就还要请雕花匠。一个匠人是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所承担的工程的,因此某一个工种往往由一个人出面,召集自己工种中认识的几个匠人一起来做事,这个人就称为“作头”,相当于后世的“包工头”。木匠有木匠作头,泥水匠有泥水匠作头,油漆匠有油漆匠作头,一些大的作坊需要制作大批桶、盆的话,还有箍桶匠作头。显然他们的师傅是木匠作头。

“他们在商量什么事?”

“他们应该在商量明天上梁的事。东家去灵岩山问了弘储法师,看了黄道吉日,明天正是上梁的好日子。”

正说着,王海清晾好衣服,回到了厢房内,听大师兄、二师兄在说着明天上梁的事,就朝刘云龙说道:“我刚刚在晾衣服时,好像听师傅在对他们说,明天让你抛梁。”

古时造房子,上主梁时,东家要准备一些馒头、花生、枣子、糖果,待主梁就位后,由木匠站在主梁上,向下抛撒馒头、花生、枣子、糖果,任亲朋好友争抢,这个过程称为“抛梁”。“抛梁”一般由木匠作头承担,有时也由木匠作头指定的人来承担。

“让我抛梁?”

李舟洋说道:“有可能。你跟师傅学艺刚满五年,已独立做木匠了。师傅让你来抛梁,可能是想趁机告诉大家,你是一个满师的木工。”

古代学木匠,一般要学“三年零一节”。正规的话,拜师必须在第一年的正月有保人出面后进行拜师仪式,拜师后中途不能退出,即使师傅训斥徒弟,失手将徒弟打死了,也不偿命。第一年主要是替师傅家里干干家务活,顺便在旁边看着师傅、师兄们干活,熟悉一下工序,学会一些礼仪规矩。第二年、第三年才正式跟着师傅学艺,三年满后,师傅会对徒弟的学艺情况进行考察,比如独立制作一张木梯、一只靠椅,考察通过后就算满师了。但即使学艺满师,往往也得等到第四年的五月初五即端午节后才能离开师傅,这就是学徒工“学三年,帮一年”的由来。在学徒期间是没有工钿的。一般刚满师的木工,由于没啥声誉,很少能揽到木工活,因此大部分学徒会继续跟着师傅干二年活,这二年跟着师傅干活,由师傅给工钿。拜师满5年后,徒弟必须离开师傅独立做工,否则外人会认为师傅技艺不精,连徒弟都教不好,会影响师傅的声誉。刘云龙在五月初五后已正式满师离开师傅,但正巧遇到黄东家请钱师傅来造房子,师傅人手不足,就让刘云龙一起来帮忙。

正说着,师傅从外屋走了进来,对他们说道:“今天东家不怎么开心,这几天你们就不要再去河边了,别再给我惹事了。”

这个很好理解,对于东家来说,造房子是人生中的大事,谁也不希望在自家办大事期间出什么意外。

刘云龙他们说道:“是。”

师傅又对刘云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