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回 初试风情(2 / 4)

大明天狐传 容真 5228 字 8个月前

强烈的太阳光,睁开双眼,就习惯了,毫不感到刺激。然后又把赤豆与黑豆,撒在暗室里,要他一粒一粒地拾起来,分别盛在不同的碗里。开始分不清楚,到后来一眼就能识别。同时又把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的丝线挂在窗口,要他在月光下分辨出不同颜色。这样,经过长期训练,眼光锐利无比,然后才教他相术。

严格训练,再加上袁珙天资不凡,所以,被他相过的人,真正是百无一误。最令人惊奇的是,袁珙推算人的生死祸福,往往把某月某日,什么时辰和地点以及事情的变化如何,都说得很具体。别人把他所说的,用笔记来,事后核对,竟然半点不差。后来袁珙官至太常寺丞,这是后话。有一次,袁珙见到了一个落难年轻人名叫金忠的,觉得他大有富贵之相,于是赠他银两,说“你以后富贵了,可别忘了我啊。”金忠有了盘缠,便附乘一条商船到了通州,平时也为人占卜。这个金忠后来能役使鬼神,未卜先知,精晓兵法,官到兵部尚书,后文再表。

朱棣登基之后,南征北伐,百姓负担加重,况且他毕竟是用武力取代其侄做了皇帝,在百姓的心中,有篡位之嫌。特别是黄淮之间,经连年战乱,官吏贪腐,百姓苦不堪言。为了南粮北运,朱棣疏浚大运河,山东一带,赋徭沉重。

再说山东浦台有一个村妇,名叫杜奴儿,有些姿色,嫌丈夫粗蠢,常常招蜂惹蝶,闹些风流是非。平常时和丈夫在家开个小豆腐店,日子倒也过得平淡。一日奴儿正与丈夫在家里做豆腐,忽然发起心疼病来,躺在床上好一会儿也不见好。只是做豆腐到了榨汁之时,要加石膏粉,谓之“点卤,”一刻也离不开人的,点卤点得不好,一锅豆腐就毁掉了。所以任你有天大的事,在点卤的时候,是不能离人的。没奈何,没有丈夫陪伴,杜奴儿只好一个人来到七、八里外的镇上药铺“回春堂”里看病。

要说杜奴儿,那真是远近有名的美人。当下捂住胸口,恰如病西施一般。看那杜奴儿生得模样,有诗为证:

攘袖见白玉,抬睫露明珠。柳枝纷冉冉,桃李羞近旁。远山浅黛色,霜雪皓月凉。

这一天,杜奴儿来到回春堂,在堂间门房里的一张椅子上坐下。回春堂主正是“圣手神医”唐兴的医馆,这唐兴三十左右的年纪,生得堂堂一表,秉性风流,去年刚刚死了娘子。现在他远远地瞥见有一美貌女子在坐,那心里便动起火来,如到井里的吊桶,七上八下,如同在鱼碗边的馋猫,抓心挠肺。一下子就坐立不安起来。胡乱把前面来的病人的药抓好,打发送出门去。这壁厢客人刚走,那里就三脚并着二步来到杜奴儿身边,轻声问:

“小娘子贵体何恙?”

这杜奴儿抬起头来,看见唐兴,好一个俊俏男子!心中也有几分欢喜。羞答答地,敛身送个万福:

“回先生的话,奴家这里有点痛。”说着用手指一指那一起一伏的胸脯,脸儿腾地红起来。

唐兴作为医家,本该是不应动歪念的。可此刻的杜奴儿,一副病西施的模样,让人看起来既可爱又可怜。那水汪汪的眼里流出来的波,分明有着几分暗示。唐兴说:“这个治倒是不难,可在这大堂上为女子治病,颇为不雅,就请小娘子移步内室,未知尊意如何?”

这句话分明是探路之语。唐兴想:若是她肯答应,证明她也对自己有意,那么就可以进行下一步;若是她不肯进内室,要是想勾她,这个就可得费些心思了。

要是正经人家妇女,孤男寡女,同处一室,也是万不可答应的。可这杜奴儿分明对唐兴有些也有些意思,便羞羞答答地顺水推舟,低头说:“但凭先生作主则个。”

唐兴大喜过望,将杜奴儿让进内室,关上门,说:“先要细细地检查才好,望、闻、诊、切,查出病源来才能对症施药,小娘子可要小心了。”说着,就将手伸一伸,慢慢地杜奴儿的胸口。

那杜奴儿也不闪避,倒是把胸脯向前迎一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