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还能怎样(1 / 2)

大河向东流 泗源 2562 字 8个月前

回到家里,已将近十一点,陈水生把油条交给母亲,自己就着咸菜,啃两个馍,喝了两碗汤,解下驮框,又急急带着父亲去乡里看病。

一位老医生拿着听诊器,仔细听了一会,又看看父亲舌苔,告诉水生,不是哮喘,是虚火过旺,没多大事,打一针,回家吃药,还叮嘱说以后少抽烟。

可能是因为父亲得知自己退伍回来,心情郁闷,急火攻心,又猛抽烟,导致咳嗽不止,陈水生心里一块石头落下了。

再次回到家中,水生也不觉得困,借来扳手钳子,把瘸腿自行车搬出来,开始动手换轮毂。

一番拆装,快要装上轮毂时,母亲说:“买点东西,去秀兰家吧。”

陈水生和秀兰已经定亲,眼下境遇,陈水隐隐觉得,这门亲事已到此为止,本不想去,但看着母亲眼里的忧郁,刚要点头,远门三姑来了。

三姑是方圆十里有名媒婆,介绍成功的小伙,足有一个加强排。如今她放出话来,只要小伙不歪瓜裂枣,不游手好闲,就大差不差,一次成功。

但这次,她要马失前蹄了。

并不怪陈水生长的不好,一米七五个头,长的帅气,高中生,当过兵,身体倍棒,如今也是党员,就这个标准,在当时农村已算优质小伙。

不成的原因,不光是因为家里穷,那时村里都穷,谁家有个存折,就是暴发户。不过,陈水生家更穷。

不仅如此,陈水生在外面转了一圈,回来仍继续修理地球,没了前途,下面还有弟弟妹妹,负担太重。秀兰身材和模样又是百里挑一,和水生定亲之前,提亲说媒的人踏平门槛,不乏有在城里上班的正式工人,两相比较,秀兰娘找到三姑,决意退亲。

“我看秀兰他娘,就是头发长见识短,像我水生侄,要模样有模样,要文化有文化,你就是拿着木棍扒拉着找,也不好找哇!”三姑晃着发福的身体,说的唾沫星子满天飞,还双手直拍大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骂大街。

谁都知道,三姑是想平息陈家人的愤怒,但秀兰娘做的确实过分。

陈水生还在部队时,如果不是民风不允许,秀兰娘恨不得直接把秀兰送到家里来,还是央求三姑说和,主动把这门亲事定了下来。现在陈水生退伍刚回来三天,就要退亲,真她奶奶腿的气人!

母亲脸色铁青,父亲转身拿出烟锅,不顾自己咳嗽,蹲在门旁边,吧嗒吧嗒地猛抽一口,接着又是一顿猛烈咳嗽,差点岔气。

陈水生已预料到了,所以一副事情本该就是这样子的模样,可心里还是难过和发堵,狠命地装着轮毂,螺丝刀划破了手心。

秀兰是好女孩。

之前回家探亲,两人见了一面,但就那一面,让陈水生记住了秀兰大大的眼睛,俊俏的脸庞。此后两人开始写信,越写越投机,越写也就越想写,到后来,几天没收到对方的信,心里都会空落落的。

有一次参加演习,耽误了写信,秀兰以为陈水生变心,连写三封信,最后说,十五天了,没收到你的信,放心,如果你遇到好的,就给说一声,我决不拖你后腿,以此信为证。

就冲这句话,人家来退亲,陈水生也说不出什么。也不能说什么,家里这个境况,也不能把秀兰娶进这三间土坯房,跟着吃苦受累。就这样吧,姻缘天注定,等家里摘掉这个穷字,盖上大瓦房,再说婚姻大事。想到这,水生不由听了听胸膛。

三姑喝了三碗茶,又使劲拍着手掌说:“不行,既然他们要退亲,就要把买的衣服,全给退回来,大哥大嫂,你们等着,我给你们要去!”

给秀兰买的衣服本就不多,陈水生有心说不用了,但三姑像一阵风似的走了,母亲想留她在家吃饭,也没追上她。

从门口回来,母亲脸上毫无掩饰地露出黯然,也露出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