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一所名牌大学的文学系教授研究室中,孙还真教授刚刚结束了一天的工作。
他习惯性地打开电视,随意地切换频道。
就在他准备继续换台时,一个标题突然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西游记作者非吴成恩?”
孙还真教授猛地坐直了身体,眉头微皱,眼睛紧盯着屏幕,手中的遥控器也忘了放下。
“又是一个为了博眼球的标题党吗?”他心中暗想,“现在的年轻人为了流量真是毫无底线。”
但当他看到江小白手中拿着的古籍影印本时,他的专业好奇心被激发了。
孙还真教授放下遥控器,摘下眼镜擦了擦,然后重新戴上。
他调整了一下坐姿,决定继续观看,以验证这个猜测是否有文献依据。
他甚至拿出了笔记本,准备记录江小白的论证过程。
“让我们看看,你到底有什么依据,”孙还真教授喃喃自语,“希望不要让我失望。”
镜头回到演播室,江小白正在展示手中的文献。
“我们来看看《千顷堂书目》,这是清初黄虞稷编写的一本记录明代书籍的目录。”
“在这本目录中,《吴成恩西游记》赫然与《徐弘祖即徐霞客游记》等众多旅游记录并列一起!也就是说,《西游记》是‘游记’类,不是‘’类。”
“这说明什么?说明吴成恩的《西游记》,是本旅游记录,而不是。”
“此外,吴成恩同时代的张瀚也写过一篇《西游记》。”
“而且明代除了淮安吴成恩外,还有5个吴成恩。”
江小白的手指轻轻敲击着画板,强调着这个重要的观点。
演播室里响起阵阵惊叹声。
与此同时,收视率飙升至35点。
数据部老李看着不断上涨的数据,惊讶地说:
“这……这不可能吧?我们台的收视率纪录该不会要被打破了吧?”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演播室内,江小白继续侃侃而谈。
“有人可能会说,’等等,会不会是黄虞稷把分类搞错了?’这个问题很好!”
“的确,《千顷堂书目》这本书确实存在一些分类错误。但是,即便《千顷堂书目》真的搞错了,即便《吴成恩西游记》不是旅游记录,而是神话,这也不能证明它就是世德堂本《西游记》。为什么呢?”
“让我们仔细想想。黄虞稷在《千顷堂书目》中提到了《吴成恩西游记》,这说明什么?说明黄虞稷看到的那本《西游记》上明确署名了吴成恩!”
“但是,大家请注意,世德堂本《西游记》是没有署名吴成恩的。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吴成恩西游记》和世德堂本《西游记》很可能是两本不同的书!”
“再进一步说,即使《吴成恩西游记》确实是一本神话,我们也没有证据证明它就是世德堂本《西游记》。为什么?因为当时流传的神话《西游记》可不止一个版本。”
“比如,同时代的罗懋登就看过一个版本的《西游记》,里面的沙和尚叫’淌来僧’,内容和我们熟知的版本有很大不同。”
“所以,即使《吴成恩西游记》是神话,我们凭什么一口咬定它就是世德堂本的《西游记》,而不是罗懋登看过的那个版本呢?”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江小白停顿了一下,继续他的输出。
“此外,现存《西游记》文本中一些小细节,也能佐证它的作者,很可能不是吴成恩。”
“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世德堂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