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这怎么不算集体奋斗呢?(2 / 3)

王朔环视四周,眼神锐利,显得随意又不失气场。

“确实,现实题材是编剧的必修课。”他的声音沙哑中带着独特的磁性,“但关键是谁能突然迸发出那个金点子,谁能把平凡的故事讲出不一样的味道。”

刘何平坐在评委席最边上的位置,从节目开始到现在一直保持着沉默。

他推了推金丝眼镜,对王朔的话轻轻点头表示赞同,眼神中闪过一丝思索的光芒。

冰冰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细节,立刻将话筒转向他:“刘老师似乎对某位选手特别有兴趣?”

刘何平微微一笑,目光变得柔和:“我个人比较看好66号选手,这位选手的作品里有一种独特的角度,能把平凡的故事讲出不平凡的味道。”

他稍作停顿,右手轻轻摩挲着桌面,继续补充道:“特别是在细节描写上,能看出作者扎实的生活积累和敏锐的观察力。”

于正坐在评委席的另一端,皱眉看着刘何平。

“刘老师,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您的点评很多是出自个人的喜好,但从上期的票数和我的专业素养来看,66号选手的上一个作品根本没有您说得那么出彩。”

“从市场角度来看,这样的剧本连基本的吸引力都没有,更不用说商业价值了。”

于正赤裸裸地反驳,让评委席的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起来。

刘何平转头看向于正,目光如炬。

虽然身为华夏编剧界的泰斗,但他并没有压人的习惯,反而挂着淡淡的笑意:“于老师说得对,但人有千面,佛有万象,每个作品都有它独特的魅力。”

这番话说得极有深意,既没有正面反驳于正,但也回击了于正的说辞也只是个人想法。

于正语塞,一时不知该如何反驳。

直播间的弹幕看着这浓烈的火药味,瞬间也加入了热议。

“66号选手不就是粤省赛区那个冠军吗?我早就觉得是实力派!”

“我也早就关注李远了,从海选赛开始就觉得他与众不同。”

“怎么都在硬舔,是资本要造神了?我看过他的小剧本,真的很一般,这也能得到刘何平的赏识?”

“.....”

评论区里争论不休,支持和质疑的声音此起彼伏。

几位评委此刻打开了66号选手的直播间。

目光不约而同地看向大屏幕。

画面中,李远正懒散地靠在创作单间的高级皮沙发上。

他一身休闲装扮,手里夹着一支烟,烟雾缭绕中,整个人透着一股慵懒的气质。

“看他这样子,一点也不像在认真创作啊。”于正皱眉道。

“也许是在酝酿灵感呢?创作这种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徐峥打着圆场。

刘何平始终保持沉默。

但那双锐利的眼睛里,似乎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深意。

事实上。

此刻的李远还在专注地研究着系统界面。

淡蓝色的光幕在他眼前悬浮,只有他能看见。

“原来这么简单,只要心随意动就能操作。”

他轻轻一点,系统商城的界面立即跳了出来。

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他眼前一亮。

“情绪值居然还能兑换东西?这些物品看起来都很不错。”

李远继续探索,发现了剧本库的搜索功能。

他随手输入“集体奋斗”几个字。

系统立刻弹出一连串作品名称:《大江大河》、《山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