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
十五年间,他不曾有一刻休息。
一刻不停的在抗击外敌和内修政治。
总算是把内政军事等六个领域给点到了满级。
可以说,目前他一个人就相当于历史上的诸多伟人,如霍去病、卫青、岳飞、诸葛亮、张良等的集合体。
陈长安自信,就算晋国是头猪,他也能带飞晋国。
晋国能有今日,多半是他的功劳。
可惜,十五年的时间还是太短。
而晋国的底子又太薄。
就算他再怎么贤明,人力终究是有穷尽的时候。
虽然晋国在他的带领下发展了起来,但是依旧内忧外患无数。
只不过是因为他陈长安在极力镇压,同时不断寻求各种解决之策。
才让这些忧患没有全面爆发,也让晋国保持着表面的繁荣与和平。
而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就是他解决忧患最重要的一步。
如果再给他五年的时间,他定然能扫除大部分忧患。
将一个平稳强大的晋国交到女帝的手里。
“只是,我没想到,女帝居然如此不智。”陈长安苦涩的想道。
女帝,就连这五年的时间都等不起。
不,恐怕等不起这五年的,不仅仅是女帝姬倾澜。
陈长安突然又想到了这点。
“恐怕女相柳清瑜,恭亲王府的沈玉麟,也参与在其中。”
想到这里,陈长安更是心情复杂。
柳清瑜和沈玉麟,算是他的两个弟子。
也是他未来准备交给女帝姬倾澜的班底。
一人主管经济内政,一人主管练兵军事。
这两人,便是陈长安留给女帝姬倾澜的文曲武曲中兴二将。
只不过两人性格上有缺陷,而且历练较少,恐怕难以解决晋国目前面对的那些内忧外患。
陈长安才安排两人从底层做起,准备一步步慢慢积累经验。
等到五年过去,陈长安把晋国上下的疑难问题都给解决,
而届时柳清瑜和沈玉麟又有了足够的历练和经验,并且磨平了性子。
到时候陈长安就能放心的还政于女帝,并将文武大权转交给柳、沈二人,自己则是提前退休准备享清福了。
只是,从女帝姬倾澜的表现来看。
陈长安煞费苦心,想要替柳清瑜和沈玉麟解决最复杂问题,把简单问题留给她们的举动,
在柳清瑜和沈玉麟看来,只是陈长安单纯的在贪恋权力,不肯放权。
陈长安在她们的眼中不再是庇护伞和老师,而是阻止她们继续上升,实现她们自己政治包袱的阻碍。
想到这里,陈长安感觉到透骨的一阵发寒。
他最后只能苦笑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