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怆道。
“这天下,并非国君的天下,而是万民百姓的天下。陛下刚才的发言,实非人君。
臣眼中,分明只看到了一位不顾苍生百姓死活的独夫民贼!!”说着说着,杨保的语气突然变重。
听到“独夫民贼”这个称呼,姬倾澜的目光,彻底呆滞了。
而朝堂之中,寂静的连一根针落地都听得清。
“何至于此?何至于此?”
这就是目前女帝姬倾澜的想法。
独夫民贼这种说法,姬倾澜只在儒家大贤讽刺前朝昏君的时候用过。
现在御史大夫杨保用这样的词当面指责自己,那满朝的人都知道自己堪比桀纣那样的昏君了。
而看旁边的史官精神振奋,奋笔疾书的样子,姬倾澜更是整个人都要昏厥了过去。
若是这事当真被史官记载进入史书,那以后看史书的人,究竟会怎么想她姬倾澜?
就没有几个人出来维护下朕的吗?
然而她刚刚产生这个想法,杨保的话音刚落。
满朝的官员又是一动,几乎齐齐的站了出来,跪倒在地,齐声道:
“请吾皇收回成命,以社稷为重。”
两朝老臣杨保已经表态,今天这事,不站队怕是不行了。
就算平时再反对陈长安的人,看到今日的阵仗,也不得不出来站队,至少做出跪地的样子避免太过显眼。
“尔等!尔等!”女帝手指头指着下面的群臣说不出话来。
她表面气愤,但是已经委屈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她是真的委屈,她明明只是要点银子。
但是下面的百官就一副她要不忠不孝不仁,要将祖宗基业毁于一旦的样子。
她都已经将皇权至上这块最后的遮羞布给扯出来了。
而如今百官逼宫,分明意思就是。
“如今这犯上作乱,他们是做定了。”
并且直接表明社稷比皇帝更重要。
这下,又把姬倾澜摆在了不顾社稷的昏君位置上。
就连旁边的史官都紧张的咽了口口水。
这种群臣跟皇帝当面对峙,寸步不让的场景,确实罕见。
每次这种场景出现,事后都往往伴随着清洗和株连。
没想到在一切都得上升期的晋国,居然也会出现这等场景。
“臣知道,陛下记恨陈长安。但陈长安留下的宝钞之策,百利而无一害。
请陛下三思,以江山社稷为重。”杨保又沉声道。
“陈长安此前,曾屡次强调。不到万不得已,断然不能增发宝钞。
若是遇到亡国危机,再增发也不迟。难道陛下认为,如今已经到了晋国要亡国的时候了吗?”
杨保自觉是在声明利害,劝谏姬倾澜。
姬倾澜的最后一点理智,立刻随着这句话而蒸发干净了。
“朕自有想法。难道尔等的意思便是,朕不如陈长安?”
“朕并非亡国之君,而尔等,皆是亡国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