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
距离扬州城两百里外的应天府。
皇宫,朱元璋的寝宫内。
此刻。
朱元璋正坐在龙案,就着灯光看书。
而他的身前,二虎正如实汇报自己所知晓的一切。
当得知杨先的所作所为之后。
朱元璋不由眼前一亮。
“二虎,你下去吧,对了,你继续让那支亲卫军在扬州城附近安营扎寨,扬州城那边,有任何动向,立刻向我汇报。”
等到二虎离开之后,朱元璋不由微微颔首。
“没想到啊,这杨宪一介文官,做起事情,竟如此雷厉风行,咱就喜欢这样的官。”
朱元璋心情大好。
而此时。
朱元璋瞥了一眼身后,然后道:“伯温,善长,你们可以出来了。”
此话落下,时任御史台的刘伯温,以及当朝丞相李善长走了出来。
此刻的二人,手中各自拿着一封谏言信。
但却有些烫手。
不怪二人如此。
虽说,两人政见不同。
但面对杨宪治理扬州一事,却出奇地一致。
那便是并不看好。
不过,二人的目的,却各有不同。
刘伯温之所以劝老朱换掉杨宪,是因为他看得出对方急功近利,而且属于那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之人。
甚至,可能做出一些超出控制之事。
当然,这封谏言信的初衷,倒不是真为了换人,而是防患于未然。
说简单点就是,他觉得两年内,杨宪根本无法做到扬州土地全面复耕,更不要说,让其恢复往年的繁荣了。
而这份谏言信,只要被上位看到,那么日后无论杨宪如何惹怒陛下,自己也不会被连坐。
至于李善长,则是以敲打为主,因为他觉得,只要上位能够换掉杨宪,那么,刘伯温在上位心中的地位,绝对会一落千丈。
当然,李善长还有一个想法,那便是,如果杨宪真的做到了,日后,自己肯定会被刘伯温压一头。
无论如何,这封谏言信,对自己都没坏处。
可他们却没想到,这才一天,杨宪就做了这么多事。
原本的扬州,只有十八户百姓,可如今,足足有了五六百人之多。
而且,那些流民,吃饱喝足。
扬州城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不止如此。
杨宪只身一人,前往匪窝,将冯德等落草为寇之人诏安。
甚至,还灭掉了清风寨。
要知道,那清风寨的张献,可是让朱元璋头疼了许久。
之前连续几次大军围剿,都被打了回来。
只因清风寨易守难攻,根本无法强行突破。
可杨宪上任第一天,就将其灭掉。
他们知道,如果这个时候劝谏。
必然会让朱元璋反感。
“上位。”
“上位。”
李善长跟刘伯温此刻后悔极了。
但却只能赶鸭子上架。
于是,两人硬着头皮,等待着朱元璋下一步的指示。
而此刻的老朱,正眯着眼打量着身前二人。
“伯温,善长,你们刚才说,有要事跟咱商议,现在二虎走了,你们可以将谏言信给咱看看了。”
“咱也想知道,究竟是何事,能让咱的两名重臣,同时来此。”
老朱皮笑肉不笑地说。
不等二人开口。
老朱连忙道:“让咱猜猜,你们来此,肯定是为了杨宪治理扬州的事吧?”
“没准,你们是打算让我临阵换人。”
“你们是打算斗法吧?”
噗通。
噗通。
刘伯温、李善长二人立马跪地。
吓得不敢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