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只想伸手取回文章,免得遭人讥笑。
哪知顾嗣源却暗暗想道:“这孩子如此见识,实在是一等一的幕宾人才,我若让他埋没
此处,天下岂不笑我顾嗣源无识人之明?”
卢云见他神思不属,一时心中担忧,只躬身低头,不敢稍动。
顾嗣源沉思良久,道:“你说从未入考,身无功名,可是实情?”
卢云敷衍道:“启禀老爷,小人只读过几天书,没敢想过科考,却叫大人见笑了。”
顾嗣源听他言不由衷,又见他眉宇间有股深深的悲愤,心中便想:“此人身世似乎颇为
奇特,待我日后详查。”心念于此,便不再追问,只淡淡的道:“你这篇文章写的很好,我
为官多年,很少见到如此佳作。”他生性高傲,平素甚少称赞于人,此时能说出这几句话来
,已是对人的最大赞誉了。
卢云大喜,想不到世间还有人喜爱他的文章,忙道:“大人谬赞。”心中隐隐对顾嗣源
生出知己之感。
顾嗣源望着卢云,心下暗自叹息,想道:“昔年有句古话,‘生子当如孙仲谋’,我顾
嗣源虽称江南才子,直至今日,方知此意。”一时想起自己年老无子,牵动心事,不由得叹
了口气。
卢云不知他为何感慨,不知如何是好。顾嗣源沉默片刻,忽道:“我明日要赴江夏,你
与我同去,快去收拾。”
卢云心中大奇,不知顾嗣源此举是何用意,但老爷吩咐,焉有不从之理,便回房收拾一
应行李去了。
第二日,顾嗣源带同卢云及几名侍卫,乘了大车,便要出城。夫人及二姨娘都来送行,
顾家小姐则到裴邺家中去游玩,未在府中,是以卢云并未见到。那夫人和蔼可亲,圆圆胖胖
的脸形,可那二姨娘却满脸精明强干,直盯着卢云打量,不知为何老爷要带这人同去江夏,
只看得卢云心下发毛。
卢云从未骑过马,在顾府大门闹了不少笑话,这才爬上马背。出了城后,好在卢云已练
过一些内功,手劲已不小,过不久亦能驾驭自如。众侍卫见他学的如此之快,莫不吃惊。
行了良久,顾嗣源想找人说话解闷,掀起车帘,对卢云道:“孩子,你在江南有多久了?”
卢云道:“小人在江南已有半年。”
顾嗣源微笑道:“不知这江南在你眼中如何?”
卢云回道:“江南风景如画,文人墨客,风采非凡。只是生活华奢,颇见淫糜。江南之
地,依小人之见,乃是秀雅于外,势利藏中。”
顾嗣源笑道:“秀雅于外,势利藏中,那不成了风尘女子吗?”说着哈哈大笑,颇见欢
畅。
两人说说谈谈,顾嗣源听卢云所言颇多贫家疾苦,颇有仁人侠气,心下甚喜。他几个好
友的儿子,多半出身富贵,从不知百姓苦楚,言谈间便少了这份骨气,更喜爱这个孩子的胸
怀见地。
当夜众人同宿客栈,顾嗣源便与卢云秉烛夜谈。众侍卫都甚吃惊,不知这个年青人有何
特别,竟能得顾大人如此的宠爱。
行得数日,已到江夏。这江夏古来便是军事重镇,商业并不繁盛,至今仍有驻军,卢云
跟着众人,来到一处军营,只见四处军旗飞舞,兵士来往,甚具威势。大旗上有一个大大的
“柳”字,几面较小的旗上,却是个“左”字。
顾嗣源对卢云道:“我这次到江夏来,便是来拜访这位左从义左总兵。听说左总兵不日
便要调到辽东,这几日若不见上一面,以后可就难了。”
原来顾嗣源接到左从义的来信,说有要事相邀,顾嗣源丁忧在乡,闲来无事,便想结交
这位总兵大人。
“顾大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