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诗人和政治家,曾任开元尚书丞相,被誉为“一代贤相”。张九龄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对盛唐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代表作《感遇》十二首,以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感悟。此外,《望月怀远》中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更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展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和深邃的情感。
二、贺知章
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他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是盛唐时期的一位重要诗人。贺知章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潇洒飘逸著称,代表作有《咏柳》《回乡偶书》等。《咏柳》一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柳树的柔美姿态,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回乡偶书》则通过诗人回乡后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人生易老的感慨。
三、王昌龄
王昌龄(690年—756年),字少伯,别名王龙标、王江宁,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他是盛唐时期的一位著名边塞诗人,被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的诗作以边塞诗见长,善于通过奇特的想象和精炼的语言描绘边塞风光和战场生活,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乐观主义精神。他的代表作《从军行七首》《出塞》等,都是盛唐边塞诗的佳作。其中,《出塞》一诗以雄浑的气势和深邃的意境,被誉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
四、王之涣
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凌,祖籍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是盛唐时期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的诗作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人生感慨为主,意境开阔,情感真挚。代表作《登鹳雀楼》一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登高远望的壮阔景象,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外,《凉州词》等诗作也展现了王之涣在描绘边塞风光和抒发人生感慨方面的独特才华。
五、崔颢
崔颢(约704年—754年),汴州(今河南开封)人,是盛唐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以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著称,代表作有《黄鹤楼》等。《黄鹤楼》一诗以登高远望的壮阔景象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感慨,意境开阔,情感深沉,被誉为“唐人七律之首”。
六、高适
高适(约700年—765年),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他是盛唐时期的一位重要边塞诗人,与岑参齐名,世称“高岑”。高适的诗作以反映边塞生活、抒发爱国情怀为主,意境雄浑壮阔,情感真挚深沉。代表作《燕歌行》《别董大》等,都是盛唐边塞诗的佳作。其中,《别董大》一诗以豪迈的笔触描绘了送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七、岑参
岑参(约715年—770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人或南阳人,是盛唐时期的一位著名边塞诗人。他一生两次出塞,对边塞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岑参的诗作以描绘边塞风光、抒发爱国情怀为主,意境奇伟壮丽,情感真挚深沉。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都是盛唐边塞诗的杰作。其中,《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边塞的壮丽雪景和送别的感人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边塞生活的无限热爱。
八、孟郊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他是中唐时期的一位重要诗人,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孟郊的诗作以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景色为主,意境清幽冷峻,语言质朴凝练。代表作《游子吟》《登科后》等,都展现了诗人在抒发个人情感方面的独特才华。其中,《游子吟》一诗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母亲对游子的深深眷恋和无私奉献,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深深感激和赞美。
九、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