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力。可是,这种潜力的代价,实在是太过沉重。
日志中写到,林峰曾经尝试过将实验延伸至自己的亲密伙伴和学生,包括张晓芸。张晓芸的心理承受能力,显然受到了极大的考验。李涛记得张晓芸曾提到过,林峰的实验极具压迫性,参与者经常处于一种极端的焦虑和恐惧中,而林峰却似乎越发痴迷于这种实验结果,认为这才是接近“觉醒”的唯一途径。
李涛想到这里,心中升起一股强烈的不安感。张晓芸和其他参与者是否曾经历过什么异常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否和林峰实验的最后阶段,那个所谓的“觉醒”,有关?
真相的碎片
在继续翻阅林峰的日志时,李涛终于在一篇记录中找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林峰写道:“所有的实验参与者,在经历了最极限的心理刺激后,都表现出一种新的反应——他们开始看到或感知到‘不存在的东西’。这些‘东西’并非幻觉,而是某种超越常规感知的现象。这些现象有时让参与者陷入疯狂,有时则让他们感到极度的虚无。最终,我认为这些现象与人类的‘觉醒’密切相关。”
李涛猛地站起身来,心中一片迷茫。他知道,林峰的死亡和这些“非理性现象”之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联系。这些现象,或许正是实验的最终结果——参与者在面对自己的恐惧与欲望时,已经无法自控。人类在极限的刺激下,或许并不“觉醒”,反而会被压垮,陷入自我崩塌的深渊。
他开始思考林峰的死因——如果林峰真的在实验中看到了这些“超越常规感知的现象”,那么他是否已经意识到自己所揭示的黑暗面,无法再回头?
谜团的边缘
李涛的思维变得越来越凌乱。林峰的实验到底做到了什么地步?这些“非理性现象”是否是真正的“觉醒”,还是某种无法控制的心理崩溃?林峰是否已经走到了一条无法回头的路,最终死于自己的研究成果?
他再次翻看那些符号图案,这一次,李涛意识到,这些符号的作用并非直接引发恐惧或欲望,而是深刻地改变了参与者对世界的认知。这些符号,通过潜意识的暗示,扰乱了人的思维和感知,使得实验者进入一种近乎疯狂的状态,甚至完全失去自我。
李涛深知,自己离真相的彼岸越来越近。然而,随着每一个谜团的解开,新的问题却又层层涌现。林峰的死亡,是否真如他所记录的那样,成为了实验的终极结果?而如果实验的“觉醒”真的存在,那么它会在什么时候吞噬掉所有的理智?
李涛站在窗前,望着外面的夜空,心中充满了疑惑与不安。随着调查的深入,他感到自己也在不断地接近林峰所揭示的黑暗世界,那个深不见底、充满恐惧和欲望的深渊。而这一次,他不再仅仅是旁观者,他已经成为了实验的一部分,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