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21 / 26)

的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仿佛这一切的成功都是他个人的功劳。

“这次项目的成功,离不开我们宣传部的每一位成员。”郝经理在致辞中说道,但语气中却缺乏真诚的感激与认可。团队成员们坐在台下,听着郝经理的致辞,心中五味杂陈。他们知道,这份成功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此刻,他们的努力似乎都被郝经理的光芒所掩盖。

表彰大会结束后,团队成员们聚在一起,气氛显得有些沉重。

“每次都是这样,”小李叹了口气,“郝经理总是把成功归功于自己,却忽略了我们的付出。”

“是啊,”小王附和道,“他太看重个人荣誉了,有时候甚至不惜牺牲团队的利益。”

“这让我们怎么有动力继续为他工作呢?”另一名团队成员抱怨道。

除了这些,郝经理的对于个人荣誉的过度看重的问题还在上演......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宣传部会议室里,一场关于即将上线的新产品宣传策划案的讨论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郝经理坐在会议桌的首位,他的目光锐利,神情专注,手中紧握着笔,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

“这次的策划案,我们要力求创新,打破常规,让新产品在市场上脱颖而出。”郝经理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无限的力量。

团队成员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然而,当讨论进入具体细节时,分歧开始显现。一名年轻的设计师小李,提出了一个大胆而前卫的设计方案,他满怀激情地描述着方案的每一个细节,试图说服大家。

“这个方案虽然新颖,但可能过于前卫,不符合我们目标受众的审美。”郝经理的声音突然响起,打断了小李的陈述。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仿佛在对小李的能力进行无声的质疑。

小李的脸颊微微泛红,他试图辩解,但郝经理已经不再给他机会。“我觉得,我们应该采用一个更加稳健的方案,既能体现产品的特点,又能符合市场需求。”郝经理说着,拿起自己的笔记本,展示了一个他早已准备好的方案。

会议室里顿时陷入了一片沉默。大家看着郝经理的方案,虽然觉得中规中矩,但谁也没有提出异议。毕竟,郝经理在宣传部的地位无人能撼,他的每一个决策都代表着权威与正确。

策划案确定后,项目进入了紧张的执行阶段。郝经理亲自督战,从设计稿的修改到拍摄现场的调度,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然而,在执行过程中,问题开始逐一浮现。

“郝经理,这个镜头我觉得可以调整一下角度,效果会更好。”摄影师小张在拍摄现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郝经理看了一眼小张,眉头微微一皱。“不用了,我已经有了最好的构图。”他的话语中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仿佛每一个细节都已经在他的掌控之中。

小张无奈地摇了摇头,他知道自己再争辩也无济于事。在接下来的拍摄中,他只能按照郝经理的指示行事,尽管心中充满了对作品的遗憾。

类似的情况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不断上演。郝经理对每一个细节都亲力亲为,不允许任何人有丝毫的质疑。他的这种行为虽然确保了项目的顺利进行,但也让团队成员们感到压抑与束缚。

林婉晴看着郝经理在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心里不禁一阵暗喜,是人就有弱点,有弱点就能被人拿捏。自从她发现郝经理对于个人荣誉的过度看重后,便开始了她的计划。

林婉晴与郝经理的交集始于一次项目总结会议。在会上,郝经理再次因个人荣誉的问题与团队成员产生了争执。他坚持认为,项目的成功完全归功于他个人的决策与努力,而对其他团队成员的贡献视而不见。林婉晴静静地坐在一旁,观察着郝经理的一举一动,心中暗自思量。

“郝经理对于个人荣誉的看重,或许就是他的弱点。”林婉晴在心中默默盘算着。她深知,一个人若过于看重荣誉,就容易陷入自我膨胀的陷阱,从而忽视他人的感受与贡献。而这正是她可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