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开大力鼓励生育,军垦和一系列的政策下,短短三年。
蜀汉的实力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粮食连年丰收,人口爆发式增长,只因为多生可以直接免掉税收而且多的国家会养。
在这样的政策下。
蜀汉人口直接翻倍。
蜀汉和东吴加起来不过五百万上下左右,可是此时已经千万人之巨。
这里面除了新生的,还有不少是北方曹魏逃荒过来的。
蜀汉如日中天的发展,曹魏那边却是连年走下坡路。
曹丕于去年也就是公元226年就病死了。
但是刘禅此时可谓是刚刚达到巅峰,21岁正是开拓进取的大好年华。
值得一提的是,这三年里蜀汉的各大官吏和将军都大肆生孩子。
此时已经六十高龄的赵云这三年又生了几个孩子。
他已经八个儿子了。
而诸葛亮我们的丞相大人也再次添加了三个儿子。
其他的更是数不胜数。
不知道这个风调雨顺是只对植物有用还是对人也有用。
在古代生孩子是个很危险的事情,但是蜀汉这三年的孩子夭折的很少。
而且生下来的都不是庸才。
例如诸葛亮这三个儿子中就有一个,天生聪慧,此刻才三岁,已然开始研读诸葛亮的生平之作了。
赵云有两个儿子也是不过三岁之龄,就已经能看出异于常人的天赋了。
这个时候他们不得不佩服杨开的眼光的思想。
孩子多了果然会有成才的,即便不成材那也是个中庸的水平。
还有国家养到成人怕啥?
再说了赵云诸葛亮是养不起那几个孩子的?
那就有点太瞧不起蜀汉如今的实力了,杨开奉行高薪养廉的政策。
官员的薪水要高很多,足够过上富足的生活。
在这个基础上,还有贪污者直接斩首示众,绝对没有二话。
给你那么高的薪水你还贪污叔叔忍姥姥不能忍,再说了三国是个乱世。
老朱说的那句话:乱世当用重典。
所以在杨开的治理下,蜀汉此时说是路不拾遗也不为过。
底下的人很简单能吃饱就行,所以大家的要求并不高。
如今兵精粮足,杨开觉得要北伐了。
原著中诸葛亮六出祁山,在五丈原秋风白发病逝,成都到长安短短千里之地却是丞相一辈子无法跨越的障碍。
他的一生都在为这千里之地而奋斗。
但是既然上天给了杨开这样的机会,那么他必定要让相父看到王师北伐,蜀汉旗帜插满长安之景。
这长安就是杨开的第一个决定要拿下的。
早朝上。
“如今我们兵精粮足,兵甲齐备!当北伐一统天下,还炎黄子孙一个统一的大汉!”
“诸卿可有何不同的看法?”
这北伐是每一个蜀汉之人的执念,上至八十老者,下至八岁幼童,尽皆如此。
而且这本就是当初制定的计划。
只是因为要养精蓄锐所以等待了三年,整整三年啊!
“陛下英明!”
“好,无人反对,即日起调兵开始北伐!”
然后杨开开始安排北伐的方向和兵力部署!
既然相父是从祁山六次出兵的,那么此次当然也是这般。
“相父,此次北伐你领一军十五万从祁山而出,直逼长安而去!”
“由四叔领一军十五万从海上直接到幽燕之地登陆从曹魏后方开战!”
“我亲自带一路二十万冲出荆州,直奔曹魏洛阳而去!”
三路大军从三个方向,我们一定要王师北还,到时候三路大军齐聚于长安。
“是,陛下!”
紧接着就是紧张的战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