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辱,我见状心急如焚,极力劝阻,方使少数人幸免于难。目睹此景,我的内心五味杂陈,痛苦不堪。
山河破碎,满目疮痍,身为八尺男儿,我却连自己心爱的人都无法周全,这让我兴国安邦的志向愈发坚定!我定要结束这乱世,还天下一个太平!
荣儿敬上。”
时光匆匆,十日后,远在江东的良儿收到了这封饱含深情与忧思的信件。她将信紧紧贴在胸口,泪水夺眶而出,心中满是惊喜与欣慰,只因得知郑荣尚在人世。
平复激动心情后,良儿迫不及待地拆开竹简,目光逐字逐句在信纸上游移。她时而柳眉轻蹙,陷入沉思;时而微微颔首,似在回应郑荣的心声。直至看完最后一个字,她才缓缓放下信纸。
思索片刻,良儿拿起竹简与笔墨,认真回复:
“荣儿,你心怀天下,立志兴复国家,此乃大义之举,令人钦佩。
听闻襄城惨祸,我亦痛心疾首。你虽全力劝阻,却未能阻止悲剧的发生,实非你的过错。但这沉痛的代价,更应成为你前行的动力。
我深知你的志向,亦坚信你定能成就大业。只盼你功成名就之日,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到那时,我们便可重逢,再续前缘。
良儿敬上。”
烽火乱世,良儿收到郑荣的信并非难事,可郑荣四处征战,行踪飘忽不定,收到良儿的回信却极为不易。郑荣寄往江东的十封信,往往有九封能顺利送达;而良儿寄给郑荣的十封信,却仅有一封能幸运地落入他手中。
与此同时,钟离眜也日夜思念着颖儿。他时常幻想凯旋而归之日,亲自前往颖儿家提亲的场景:春日暖阳下,桃花纷纷扬扬飘落,颖儿含情脉脉地望着他,眼中满是倾慕与崇拜,视他为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这般美好的想象,常让钟离眜失了神,煮饭时烧糊了锅,喂马放错了料,甚至在战场上恍惚间误将敌军认作友军。
而颖儿,每日夜赶工,一针一线精心绣着大雁,盼望着郑荣归来的那一天。她暗自想着,等绣够一百只大雁,定要好好数落他一番,怒骂他不遵守约定,失期超时,迟迟不归。
到了五月,正值仲夏,热浪条条涌动,此刻楚军刚攻下襄城,突然中军传来确切消息:楚王陈胜当真已死,马上回来薛县商议另立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