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黄昏时分,夕阳西照,山间金光倾斜,鸟儿归巢,林间静谧而幽深。
阿旺背着满篓的草药,沿着不怎么平整的石头路走向坐落在半山腰的桃花寺,沿途走来,阿旺也听了几耳朵桃花寺的事情。
桃花寺因门前的桃花林而得名,是个小寺庙,庙里面只有三个僧人在忙,一个老和尚和两个小和尚,平常上香的人却不少。
传闻曾经有个将军相貌英俊非凡,才华横溢,但却行事过于风流被皇帝抓到错处直接发配了边疆,在城镇留宿的时候意外遇到了一位貌若天仙的女子,两人情同意合,女子很快就把身子给了将军。
将军本来想着等自己安定下来,再让人回来接女子,结果将军前脚刚走,女子就被家里人逼着另嫁他人,女子为了等将军回来就逃了出去,求一个僧人收留了她。
谁知道那将军风流成性并没有把女子放在心上,将军打仗打了十五年,班师回朝的时候才想起女子,让人去找女人,发现女子已经出家有十五年,彻底断了红尘。
将军一时惊奇,亲自去见了女子,竟又爱上女子,但不论他如何乞求,女子都不愿还俗,将军这才发觉自己的罪孽深重,便跟着女子一起出了家。
也算是另一种方式的圆满。
桃花寺也因为这个传说,被周围的村民认为是可以求姻缘和官运的寺庙,不少人家的儿子出门在外或者女儿待嫁,都会来上上香,拜一拜寺里的佛像,祈求一切顺利。
阿旺还没走到寺庙门口就看见了寺庙前的桃花树上挂上了不少祈福的信纸,信纸上面还附带着各色的墨色图案,还有些读书人摇头晃脑地站在树下面说着什么,面上春风得意,满是惬意。
阿旺脸色却是黑了,心里想着陆景明该不会是让他来拿情郎的信吧,他觉得陆景明应该不是这种人,但心里又泛着酸味。
他一走进寺庙,就有一小和尚迎了上来问道,“施主是……”
“替草大夫取信。”阿旺回道。
小和尚惊讶地微微张开了嘴,反应过来以后狐疑地打量了一圈阿旺,摸着自己光溜溜的脑袋问道,“草大夫让你来的?”
“嗯。”
阿旺点了点头,眉头却是皱了起来。
阿旺嘴角本就有些向下翘的弧度,眉头一皱,面上显凶意,人又壮实。
小和尚少有出门见世面机会,今年不过十三的年纪,哪里见过这样凶狠自带煞气的人,吓得不行,不敢再细问真假,连忙低下头带阿旺往后面厢房去了。
厢房是清净地方,窗户开着,山间夕色尽入房中,除了一两声悠长的鸟叫,再也听不见其他的声响。
一眉目慈祥的老和尚盘腿坐在榻上,见小和尚领着人进来,缓缓下榻朝阿旺行了一礼,似乎对于阿旺的倒来并不意外。
小和尚双手合十道,“师父,这位施主是替草大夫来取信。”
老和尚呵呵笑了两声,指向了桌上的一包书信道,“嗯,都在那了,施主拿回去,记得让草大夫早日回信。”
阿旺以为就一两封,拿起来翻了翻,才发现起码有二十多封,厚厚一沓,信封上都有陆景明说的图案,面上的字迹和纸质却都不一样,明显不是一个人写的信。
老和尚眼光老辣,一下子就从阿旺微妙的神情中读出了阿旺的不解,
“草大夫可不止会一手医术,近来不少读书人准备春考,慕名而来的人自然也就多了起来,这信件也就多了。”
阿旺还是没太明白,他知道春考是怎么一回事,可又关他家草大夫半毛钱关系,心里有疑惑也没再问,他大可以回去再问陆景明怎么回事,没必要问庙里的和尚。
阿旺把书信放进篓里,朝老和尚恭敬回了一礼就告辞了。
但他刚走到门口,就听见了门外两个读书人的对话。
一眉目清秀,着泛白青衫的人向同伴问道,“你说我要是写信约三笔墨花见上一面,他会见我吗?”
“不好说,隐居高人都不喜见人,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