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4 / 5)

静,他们静静地躺着,仿佛已经沉沉睡去,却永远不会再醒来。

据说,大雀儿原本就连他父母的最后一面都难以见到的。那是因为深海市的副市长钱连富下达了指示,他说:“不要给小孩子造成心理阴影,这样不利于他的成长,最后一面就免了吧,尽快火化。”钱副市长的这个想法似乎有着他自己的考量,也许他真的是想保护这个孩子脆弱的心灵,可是在大雀儿的角度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残忍的剥夺。

然而,大雀儿父亲有一个好朋友,那就是城中村的村长,也就是大雀儿如今所居住的旁边的五层高楼的所有者屠夫王大憨。王大憨是一个豪爽且正直的人,他深知大雀儿对父母的思念之情,也明白见父母最后一面对于这个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所以他坚决地坚持要让大雀儿见自己父母的最后一面。而大雀儿自己,虽然年纪小,但对父母的思念促使他更加坚定地非见父母最后一面不可。

于是,这位善良的村长王大憨做出了一个令人钦佩的举动,他积极地发动了整个城中村数千的民众。这些民众们平时受到村长的诸多照顾,都很敬重他,也非常同情大雀儿的遭遇。他们纷纷涌上街头,朝市政府的方向前进。那长长的请愿队伍就像一条长龙,蜿蜒在城市的街道上。民众们高呼着要让大雀儿见他父母最后一面的要求,声音在空中回荡,显得那么的坚定而有力。最后,政府在民众强大的压力下,表示民意不可违背,他们需要尊重民意,就这样,大雀儿最终还是如愿以偿地见到了父母的最后一面。

人死了,似乎接下来就是赔偿的问题了。可这赔偿却充满了各种争议。在事故责任的认定方面,交通部门出示的现场监控录像得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结论。他们声称死者违反交通规则,闯红灯,所以应当承担这个事故的全部责任。当时,时间是早上六点,天还没有完全大亮,街道上人流稀少,车辆更是几乎看不到几辆,这样的结论很难不让人产生怀疑。

而在对肇事方的责任认定上,之前被媒体和网络炒作得沸沸扬扬的醉酒驾驶和超速行驶这两个关键问题,竟然都没有出现在法庭上。法庭只是强调本着人道主义的原则,认为肇事方承担10%的无过错责任。最后法庭做出判决,需赔偿受害人10万元,其中死亡赔偿金为6万元,丧葬费是4万元,并且依据深海市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赔偿被扶养人生活费11万5000元(抚养到18周岁),这样总计下来就是21万五千元。(其中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范围内承担10万元的赔偿,至于保险公司为何愿意承担这么多的费用,也许是因为肇事方背后有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手段或者关系,那就是肇事方的本事了。)

肇事的老板被副市长钱连富评价为很慷慨。他决定支付22万的赔偿额,比法庭判决的还多出了5000块钱,他声称这多出的部分是用来表示他愧疚的心理。可是死者只留下了一个孩子,并且通过政府部门的详细调查,发现这两位死者从小竟然也是孤儿,没有任何的亲戚可以依靠。于是,政府部门决定把这个孩子安置到深海市的孤儿院。并且作出批示,要把所有的赔偿金全部打进孤儿院的基金账户,等到被扶养人年满十八岁的时候,再发放给被扶养人。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城中村的村长王大憨却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表示自己要收养这个被抚养人,他拿出了确凿的证据证明他是死者的好友。这个举动一下子打乱了政府之前的所有部署,让原本看似已经尘埃落定的事情又充满了不确定性。

最后无奈之下,政府还是同意了王大憨的请求。毕竟王大憨有着充足的证据表明他和死者的关系,而且他真心实意想要收养大雀儿,这种善意不容被忽视。在王大憨和被扶养人收养关系正式成立之后,按照程序,相关的赔偿金也就委托给了王大憨管理。

但是,大雀儿最终却做出了一个让大家都有些意外的决定,他不同意和王大憨住在一块。大雀儿的父母虽然已经离世,但他们之前居住的那处平房,却在大雀儿心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那是一座极为普通的平房,土黄色的墙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