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1 / 4)

“好啊,你房间一直给你留着,被子每月都被子每月都晒,茶叶每周都换。”江大海的声音里带着轻松,仿佛孙子从未离开过家,又像是所有的等待都值得,“晴晴还常来帮忙打扫呢。”

江小川一怔,晴晴——叶晚晴,那个从小一起长大的邻家女孩,曾经形影不离如今却音讯全无的青梅竹马,她的名字像一阵山风拂过心田,唤醒了许多被城市喧嚣掩埋的记忆。

离开村子那天,她没有来送他,这让当时的江小川既失落又恼火,直到他打开行李,发现里面静静躺着一包用油纸仔细包裹的山茶,茶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附着一张字迹娟秀的字条:城里好,别忘了山里的茶。

天边已露鱼肚白,晨光微弱地穿透云层,给湿漉漉的山路镀上了一层朦胧的银边,三轮车吱呀作响地驶过山脚收费站,轮胎碾过积水发出细微的水声,像是山间小溪的低语。

一个戴着橘色反光背心的中年男人迎面走来,他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撑着伞,灯光在雨中划出一道明亮的弧线,照亮了前方泥泞的道路和两人疲惫的面容。

“哎呦,老江头!又是为那不懂事的孙子操心?这都第几趟了?”中年人认出了江大海,摇头笑道,声音里带着几分调侃和同情,眼角的皱纹在手电筒光线下格外明显。

江小川心里一惊,“第几趟”这几个字如同一记重锤敲在他心上,沉重得让他呼吸一滞,爷爷来过城里多次?而他竟然毫不知情,这个事实比任何责备都更让他感到羞愧。

“老李,别取笑我了。”江大海干笑两声,眼神躲闪,手指在车把上不安地摩挲着,额头上的皱纹因尴尬而加深,显然不愿在孙子面前多说。

“去吧去吧,免了,这天气赶紧回家。”老李挥挥手,手电筒的光线随之上下摆动,在泥泞的地面上投下变幻的影子,他的声音带着善意的关切,示意放行。

江小川想要开口询问,嘴唇微微张开又闭上,却被爷爷轻轻摇头阻止,那双饱经风霜的眼睛里充满了恳求,仿佛在说:不要在外人面前问这些。

三轮车再次启动,老旧的发动机发出沉闷的轰鸣,轮胎碾过湿滑的路面,发出“滋滋”的摩擦声,像是在诉说一个被刻意隐瞒的秘密,水花四溅,在晨曦中反射出微弱的光芒。

“爷爷,你之前来过城里找我?”待收费站的灯光消失在视线中,江小川终于忍不住问道,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愧疚和困惑,手指紧紧抓住座位边缘,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没什么,就是担心你吃不好,送点山货。”江大海语气轻松,呼吸却因踩踏而变得急促,他的声音在寒冷的空气中化作一缕缕白雾,随风飘散,仿佛只是做了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城里租房贵,怕你手头紧,带点村里的土特产,你们城里人不是挺爱吃这些吗?”

“那为什么不直接来找我?”江小川心中泛起一阵酸楚,嗓子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几乎发不出声音,想象着爷爷独自一人在陌生的城市街头徘徊的画面,那个一向在村里威严的老人,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丛林中显得多么格格不入。

“你忙啊,怕打扰你工作。”江大海的声音平静如水,带着浓重的乡音,没有丝毫责备,只有化不开的关切和理解,“再说了,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生活,老头子凑什么热闹。”

话语间的自嘲让江小川心如刀绞,他从未给过爷爷地址,甚至连电话都很少接,每次爷爷打来,他总是匆匆应付几句就借口忙碌挂断,而现在他才意识到,爷爷是怎么找到他的?又来过多少次?又有多少次,也许就在他公寓楼下,却终究没有敲响他的门?

三轮车颠簸着驶上山路,轮胎碾过坑洼不平的石子路,每一次颠簸都让江小川感受到这辆老旧交通工具的艰难,他突然对这辆破旧的三轮车感到一阵厌恶,它太慢、太旧、太寒酸,就像他此刻的处境一样狼狈不堪。

“爷爷,这破车怎么还在用?村里都什么年代了,早该换电动的了。”他没好气地说,语气中带着几分城里人对乡村落后的嫌弃,话一出口便后悔了,但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