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5 / 6)

起来,他那双因长年劳作而粗大的手重重拍在桌面上,脸上的表情既激动又警惕,声音洪亮地打断了林总的话,“说白了,就是要我们搬家,对吧?”

林总脸上那精心维持的微笑瞬间僵硬了片刻,如同冬日的湖面被石子击中出现了一道裂痕,但他很快调整过来,职业素养让他迅速恢复了自然的表情,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不悦,但声音依然保持着亲切友好的调子。

“张叔,您说得没错,这确实涉及到拆迁安置。”林总微微点头,坦然承认了这一事实,随即又巧妙地转移了话题重点,声音中注入了更多的热情与诚意,“但请放心,我们的补偿标准非常优厚,远高于市场价格!而且,未来的旅游项目会优先聘用本地居民,大家不仅能拿到拆迁款,还能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

这番话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立刻在会议室里激起层层涟漪,村民们的反应各不相同:有人激动地拍着大腿计算着能拿到多少补偿款,脸上露出梦想即将成真的狂喜;有人皱眉低语,担忧地询问邻座安置房的位置和质量,眼中满是顾虑;还有老人摇头叹息,质疑旅游开发会不会破坏他们世代生活的环境,目光中充满了对未知未来的恐惧,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会议室顿时变得嘈杂不堪,如同一锅沸腾的开水,情绪的气泡“噗噗”往上翻涌。

“安静!安静!”村长站起身,用力敲了敲桌子,发出一连串清脆的响声,他的声音因为用力而略显嘶哑,但足够威严,足以压制住嘈杂的议论声,“大家有问题可以一个一个提,林总和政府的领导会一一解答的。”

人声渐渐平息下来,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颤巍巍地从座位上站起来,他的背微微弯曲,手中拄着一根被磨得锃亮的拐杖,脸上的皱纹深如沟壑,却掩盖不住那双眼睛中的智慧与锐利。江小川认出那是王老先生,退休前在镇上中学教了四十年语文的老教师,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庞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却依然保持着一种学者特有的清明与睿智,他那双因年龄而略显浑浊的眼睛此刻却闪烁着异常坚定的光芒,如同黑夜中的灯塔,指引着人们思考的方向。

“我想问,这个所谓的'茶文化街',是不是就意味着要拆了现在的云雾茶馆,然后建个新的仿古建筑?”王老先生的声音虽然苍老,但字字清晰,掷地有声,那声音中蕴含的力量仿佛穿越了时空,让会议室内的每一个人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等待着答案的揭晓。

林总笑了笑,那是一种商人特有的、计算过的微笑,嘴角弯起的弧度恰到好处,既显示出对老人的尊重,又暗含着不容置疑的决心,他那双保养得宜的手轻轻整理了一下西装领口,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言辞做最后的准备:“王老师,您看得很准,确实,按照规划,现有的茶馆位置将成为茶文化街的中心地带,但请放心,我们会尊重历史,在新建筑中融入传统元素,甚至可以将一些有历史价值的老物件展示在新茶馆中…”

“那不是一回事!”王老先生猛地打断他,情绪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他那布满老年斑的手紧紧握住拐杖,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脸上的每一条皱纹都因情绪波动而变得更加深刻,如同大地干旱时裂开的沟壑:“云雾茶馆不只是一栋建筑,它是我们村的历史见证,是我们的精神家园!那里承载了太多记忆,太多故事…”

“王老师说得对!”另一位满头银发、身形瘦削的老人颤巍巍地站起来附和,他那双因长年劳作而粗糙的手在空中挥舞着,仿佛要抓住什么即将消逝的东西,眼中闪烁着对往昔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担忧:“我们家祖祖辈辈都在这村里生活,茶馆是我们的根啊!”

“可是,难道我们就要一直守着这些老房子,不思进取吗?”张三猛地从座位上弹起,他是村里有名的“能人”,前几年在外面打工挣了些钱,回来建了全村第一栋两层小洋楼,他那张因常年在外奔波而显得有些黝黑的脸上写满了不屑与急切,身上那件略显花哨的衬衫在会议室昏黄的灯光下格外醒目:“现在是什么时代了?还守着祖宗那一套!拆了重建,大家都能拿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