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哼,四世三公的名头就是好用,董胖子手握25万精兵悍将,也不敢动我,真爽!
[啊对对对,不过我建议你赶紧溜,董卓现在如日中天,说不准有人想用你的脑袋讨好董卓。]
……
妈蛋,得赶紧溜了。不说投机之人,万一董胖子不讲武德,给老子一刀咋整。虽说年轻人不讲5得,可董胖子也好像不太讲5得,溜了溜了。
不能空着手跑啊,袁绍跑的时候都带谁了靠。好像有许攸和逄纪。嗯……这二人不要也罢。算了,先出洛阳城再说。
出了董府,直接前往城门口,不料城门处两个文士打扮的人,直接跑到袁绍的面前,结合前身的记忆,袁绍认出二人正是许攸与逄纪!
“本初,等等。”
“哦?不知元图与子远唤绍何事?”
“本初,今欲何往?”
“出城游玩尔。”
“呵,本初何故瞒我二人?莫非本初认为我等是董贼的走狗吗?”
“怎会如此,绍实准备出城游玩。”
“本初刚刚在宴会之上,仗义执言,得罪董卓,我等二人认为本初不会留在洛阳等待董卓的报复,所以认为本初必出城避难,以待天时。吾二人深感本初之忠义,故愿拜公为主,以助公之志也!”
“元图,子远。今绍势微,汝二人于危难之际襄助绍,实大义也!吾得汝二人,如鱼得水也。(哼哼,经典如鱼得水!)”
“吾二人必肝脑涂地以助明公。”
“此地不是说话之地,吾等快快出城!”
“诺。”
三人一人一骑,马不停蹄,傍晚在路边看到一客栈,三人决定先休整一晚,并商量一下往哪里去。
“元图、子远,吾等应往何处啊?”
“明公,袁家在汝南根基牢固,可以避难。”
“子远,所言甚是。”
袁绍奇怪的看了一眼逄纪,逄纪也奇怪袁绍的眼神。
[争权夺利,也是得有权利啊,你现在说不准明天就要被董卓通缉了,争个屁。]
……
“如此,我们就去汝南吧。”
袁绍没有跟逄纪许攸说董卓会任命袁绍为渤海太守的事。因为此去汝南有事情要做。
经过数日赶路,三人终于到达汝南,到了汝南三人什么都没做,先睡了一天一夜。
“爽!来人,去看看子远和元图醒没醒。如果没醒不可打扰,如果醒了便请来赴宴。”
“是,公子”
不一会,二人便走了进来。
“元图,子远休息如何?我以备好饭食,想必二位早就饿了。”
“多谢明公”
“不必客气,快快入席。”
“今天子蒙难,吾有心报国,却才疏智浅,不知二位有何教我?”
“明公,若想救天子于危难,则需明公举大义于外,则董贼不敢妄动天子。”
许攸起身说道:“元图所言甚是,若想让董贼忌惮则需明公手下有精兵强将在侧,则董贼不敢迫害天子。”
“二位先生既然有此高论,必有人才举荐,还望二位先生不吝赐教。”
“明公无需客气,颖川、汝南人杰地灵,有才之士如过江之鲫,如郭嘉,荀彧,荀攸,荀谌,戏志才,赵俨,陈群,杜袭,辛毗,辛评,钟繇等皆有才之士。明公可逐一拜访。只是现在主公缺少一立业之基。”
见许攸坐下,逄纪便起身行礼道:
“还望明公能与袁公商议一二,以求立身之本。”
“此事我已知晓,不日应有消息传来。”
等待了十日左右后,朝廷的旨意终于到了,不出所料拜袁绍为渤海太守,即日上任。
在这十日里袁绍也没呆着,挨个拜访颖川的名士。与他们相谈甚欢。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收拾行装,袁绍与逄纪、许攸准备走马上任。
“明公,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