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一个成功的女政治家(3 / 4)

本已经风烛残年,脑袋尚不清晰,何谈保家卫国?那么宣太后杀死年迈的义渠王又是何因呢?综合各方面因素,可以总结以下几点:

第一,义渠王已无利用价值。一开始秦国并没有想要彻底地剿除义渠国,一来这么多年,秦国尝试了多次,在重创义渠国之后,他们总是能够死灰复燃;二来,秦国忙于东方六国战事,对于西方部落国家,一直都以安抚为主,特别是宣太后掌权之后,对于西方的控制更加严密,完全没有必要去剿除之;三则是宣太后为义渠王生下了两个儿子,希望他们能够继承义渠国的王位,更好地为秦国所用。因此,宣太后最后诛杀义渠王,关键之处就可能在于其两个儿子身上,因为此后的历史记载中,宣太后和义渠王所生的两个儿子都不知所踪,他们可能夭折,宣太后没有了后顾之忧,又不能让义渠王死后义渠国发生变乱,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主动杀了义渠王,在敌方群龙无首之下,飞速剿灭义渠国。

第二,秦国扩张政策的需要。经过30年的奋斗,秦国不仅稳定了戎狄义渠国,而且还通过义渠王的无作为,而使得义渠国不断衰退。反观秦国,在东方不断开疆拓土,攻城拔寨,天下虽大,却已经没有了势均力敌的敌手,国内则不断地发展生产,改革政治,招揽人才,国家不断强盛。此消彼长之下,秦国和义渠国,早已经不是一个层面上的对手了。此外,宣太后和义渠王其实是有感情的,否则十年之前,秦国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将义渠国剿灭,然而这种感情又是不纯洁的,它从国家的层面出发,和个人的感觉交织,让宣太后享尽齐人之福的同时,也不断忍受着心理上的痛苦。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但不论是假戏真做也好,还是真戏假作也罢,到了这个时候,都应该结束了。

第三,宣太后的个人原因。宣太后并不是一个专情的人,秦昭襄王嬴稷也知晓自己母亲的秉性,只要不威胁国家社稷,他即使亲政,也对其置若罔闻。因此,宣太后除了魏冉和义渠王之外,还有许多的男宠,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魏丑夫。历史记载,自范雎入秦之后,为秦国定下“远交近攻”的国际方略,秦国在东方的进攻,无论是政治上、外交上还是在军事上,都一路所向无敌,这在引发了秦昭襄王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之后,激发了他诛杀外戚,重掌政权的意志和铁腕。宣太后一家统治秦国40年,权力终于回复到秦王嬴稷手中,宣太后从此开始了颐养天年的生活。但是风烛残年的芈八子,并没有就此甘于寂寞,而是喜欢上了男宠魏丑夫,用感情上的充实来弥补其在政治上的失意。因此可以看出,宣太后之所以能够在各方都游刃有余,实则是与其性格有关,她为了把握时机,彻底稳固秦国,不惜杀了跟随自己30年,每日如胶似漆的义渠王。

如宣太后这般人,不仅是一个成功的女人,更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她以女人特有的美貌俘获了秦惠文王的屡次临幸,以女人的柔弱让秦武王对其疏于防备,以女人特有的气质,让义渠王斗志尽消,她又以男人心目中女人柔弱、目光短浅、心胸狭隘、没有野心等形象,在秦国的历史舞台上出场,培植自己的势力,扶持儿子秦昭襄王嬴稷即位,其后母以子贵,成为秦国呼风唤雨的人物。

当然,秦昭襄王嬴稷也是一个深谙韬晦之术的君主,他能够在位56年,成就功名大业,为秦国开疆拓土,定然有其过人之处。

秦昭襄王自即位起,就对自己和母后宣太后 进行过对比分析:自己年龄幼小,并非嫡出,在秦国比不上一般王子,所以并无威信,能力和经验都十分缺乏;反观宣太后,其有聪慧的政治头脑,从后宫中一平凡女子一直走到太后的位子,乃至执掌国家大权,可谓玩弄权术于股掌之中,秦国上下罕见敌手。左右权衡之下,秦昭襄王乖乖服从宣太后的统治,也没有想要亲政的任何举动。在这期间,更是大肆封赏魏冉等人,让他们对自己疏于防范。

魏冉则因为掌握着国家军队,一度嚣张跋扈,目中无人,但他却对宣太后畏惧三分。因此,在秦昭襄王准备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