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尔忘越王之杀尔父乎?(2 / 3)

争中负伤而亡,他在临死前,特意嘱咐儿子夫差不要忘记这个屈辱,要替他报仇。后来,夫差继承了王位,成为了新的吴王。他命人站在庭院中,每天路过庭院之时,就向吴王夫差喊话:“夫差!尔忘越王之杀尔父乎?”吴王夫差听后便回答说:“唯,不敢忘!”吴王夫差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忘记杀父之仇。

当上了吴王的夫差任用伍子胥为相国,命大夫伯嚭为太宰,积极发展国力,扩大生产,增强兵力。这些都被越王勾践看在眼里,于是,在吴王夫差即位两年后,越王勾践想要在吴国出兵攻打越国之前,率先出兵征讨吴国。但是,越王勾践手下的重要谋臣范蠡劝谏说:“国家有持盈、定倾、节事三件大事。”越王勾践便问范蠡说:“这三者对国家有什么作用呢?”

于是范蠡继续说道:“持盈者,在于天;定倾者,在于人;节事者,在于地。您如果不问,臣不敢随便说。天之道虽然盈满却不会溢出,虽然盛大却从不骄矜,运作繁忙而不会炫耀功劳。圣人随时准备采取行动,这就是守时;天时不到,就不能到别人那里去做客。人事没有机缘就不要开始做事。”

“现在君王你未盈而溢,未盛而骄,不劳而矜其功,时机不到却要先进攻其他国家,机缘未生却要挑起事端,这是天时不利、人事不合。您这样做,会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您自己的命运。”然而越王勾践并不听劝。范蠡只好再苦谏说:“勇猛,是不好的道德;兵器,是不祥的器物;争斗,乃是解决事情的最下策略。暗中策划争勇好斗,是由人引起,最后人也因此而亡。这种事情是违背天意的,谁先行此事就对谁最为不利。”越王勾践则坚决地说:“不用再多说了,我的主意已定。”

于是,越王勾践率先发兵伐吴。吴王夫差则抓住时机,派出所有精兵,与越军大战。吴越双方在水上进行大战,越军被打败。越王勾践带领残兵败将五千人逃到了会稽山,被吴军团团包围。在此种状况之下,越王勾践召见范蠡问道:“当初我没有听从你的意见,以至于今天这种下场,现在还有什么办法吗?”范蠡回答说: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君王忘了我说过的话了吗?持盈者,在于天;定倾者,在于人;节事者,在于地。”

越王勾践赶紧又问道:“那么对于人该怎么做呢?”范蠡则说:“卑身请降,献上厚礼。将子女玉帛一切珍宝都献给吴王。如此还不行,就请您亲身为质,亲自侍奉吴王。”越王勾践说:“好吧。”于是越王派大夫文种去吴国求和。

文种到了吴军大帐之后,毕恭毕敬请求说:“越国愿意把士大夫女儿嫁于吴国,并附送上珍奇异宝,请求两国讲和。”吴王当即否决。文种随后又用非常谦恭的语气说:“陛下的亡国之臣勾践请求做您的奴仆,妻子做您的奴婢,并将国家献给您。”吴王夫差听后准备答应,而伍子胥则急忙劝阻道:“大王不能答应,如今上天已经将越国赐给了您,不可养痈遗患。”

文种回到会稽山上,向越王勾践说明了事情的经过。越王勾践盛怒之下,准备杀掉妻子,烧掉宝物,与吴军拼死一战。文种则急忙劝阻道:“我听说吴国的太宰伯嚭是个贪婪爱财之人,不妨送给他和宝物来收买,让他帮我们在吴王面前多说好话。”越王勾践无奈之下也只有此法,于是让文种带着和财宝去送给了伯嚭。伯嚭见到了文种带来的礼物后,非常高兴,并欣然接受。随后,伯嚭就带领文种去见了吴王夫差。

文种见到吴王后,立即下跪,并说道:“请大王饶恕勾践吧,勾践愿意向您称臣,把国家和一切财富都献给您。如果您不同意,勾践只有杀掉妻子毁掉所有的财宝,与您死战。那样大王您不仅得不到好处,反而还会损兵折将。”正在夫差犹豫之际,伯嚭则插嘴说:“既然勾践投降称臣了,不如就赦免了他,这对您也有好处。”

吴王正准备答应的时候,伍子胥又进言说:“大王还记得少康中兴的故事吗?现在吴国不如当时的过氏那样强大,而勾践却比少康更有野心有作为,如果现在不趁着大胜之威一举消灭越国,以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