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保证姜瑜日后即便回宫,也绝对无法再登太子宝座。
除此之外,淑皇贵妃还希望皇帝能尽快立二皇子姜瑚为太子。
只要这两件事成了,她就能着手解决掉周青云。如此一来,她的最终目的也就达到了。
可是原本只以为皇帝会在立二皇子为太子的事情上拖延,却不想皇帝此时也久久不对太子离宫的事做个决断。
淑皇贵妃简直焦头烂额。
皇帝之所以久久不愿做出决断,除了真的非常想把太子抓回来之外,也因为和淑皇贵妃的矛盾,让他不想这么快随了淑皇贵妃的意。毕竟被宠妃和儿子觊觎着皇帝之位,总让这位疑心重的皇帝感觉背后凉飕飕的。
毕竟觊觎皇位,渴望早日得到大权,其实换句话说,不就是盼着他早点死吗?
而且太子离宫出走,皇帝这边依旧没有一点消息。这让皇帝意识到了自己手中权力的薄弱,太子居然能够从宫中和京城悄无声息地溜走!现下已经过了几个月,他派出去的人居然一点消息都没有。
真够离谱的。
周家人不帮他,他手下的那批人又没本事。皇帝甚至因为此时求到了先帝留下的托孤大臣那里去,本以为那些老臣喜爱太子,一定会竭尽所能去找。
但是这些老臣找确实是找了,但是完全没有消息。最后这些老臣也只能劝他,太子离宫出走乃是家丑,更是动摇国本之事。
让皇帝别大肆放出消息寻找,只能找个时机公布太子死讯。
反正现在外面都知道太子痴傻的事,编个病情严重不治身亡,也不是什么难事。
皇帝这才有些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他以为这些先帝老臣喜爱太子,其实事实也并非如此。
(老臣们:陛下您爱咋想咋想。)
至于周青云那边,也是有些兵荒马乱。周青云带着军需粮草赶到西北赴任,本以为能够轻而易举地拉拢那些士兵的人心。
但边疆的军士又不是傻子,他们中很多人的祖辈是跟着宁岳老将军打天下的,父辈们则是与宁子和一同并肩成长,他们与宁家有着深厚的三代情谊。
昔日宁家苦求朝廷供给军需,多少次被搪塞了回来?甚至逼得宁家变卖自家的家产来保证军需。
这会宁子和将军一辞官,周青云新官上任。原本拮据的军队突然就变得财大气粗了起来,而那些愿意去讨好周青云的军官还得到了不少金银珠宝。
这难道没有猫腻?
不过军士们虽然这么想,但也没有什么动作。现在宁子和已经辞官,他们也得继续过日子。
周青云与这些军士的关系不咸不淡,没人会去主动触他的霉头,但也不会有人真心效忠他。
愿意在周青云面前卑躬屈膝说好话的人,周青云又有点看不上他们所谓的“忠心”。
这不是周青云想要的结果,他可是希望能够收拢军队,利用西北军队直取京城的。现在这种关系,他根本不敢拿这支队伍去篡位。宁子和还在京城呢,万一这支队伍哗变了,那他就完蛋了。
而且淑皇贵妃大力为二皇子争取太子之位的做法,也让周青云很是不安。他的这位堂妹胆子可一点也不逊色于他,手段也和他一般狠辣。
特别是在周青云执掌兵权之后,淑皇贵妃就紧紧地扣住了他的父母妻子,这让周青云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一旦让淑皇贵妃扶持二皇子上位成功,应该立刻就要对他这个“狼子野心”的堂兄下手了。
这三方势力如同禾清猜测的一般,以太子离宫出走作为一个时间节点,或明或暗地开始了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