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帝王之师(番外) (番外)……(4 / 5)

宁子和打得西北诸国臣服,更是活捉茜寒国君主,从此帝国再未敢侵扰西北边境。如今虽然宁子和已经与世长辞,但却依旧是百姓眼中的战神。

一行人终于上了路。

目的地在皇家陵园附近,是一个山清水秀的风水宝地。陵墓并不算大,高耸碑石给人以肃穆的感觉。

在随从和小厮布置好之后,姜瑜独自一人上前祭奠。

气氛很是严肃,几十个人守在下面,大气都不敢出一个。

姜瑜将一炷香插入香炉,斟了一杯酒倒在了墓前。他轻声向墓碑倾吐自己的烦恼,双手抚过墓碑上刻着的文字,怀念着一个永远也回不来的人。

直到夕阳西斜之时,宁桓和云帆才一起上前将姜瑜请了下来。

姜瑜没有说话,甚至连下人呈上的饭菜都没看一眼,独自去到临时搭建的帐篷里休息去了。要知道他们是打早出来的,这时候早该饥肠辘辘了。

而宁桓和云帆却只是叹了口气,显然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二人都没打算再劝,而是招呼着随从下人吃饭,准备尽快赶回。

“宁将军,云统领…..”晏河清想了又想,还是来到了这两人面前:“陛下不吃饭,能受得了吗?”

云帆看了一眼晏河清,叹了口气:“往常就这样,若只是这顿不吃都算好的了,就怕回去了还不吃。宁子和将军和文赦明阁老从前劝了多少次,都没用…….”

“那…..我能去劝劝吗?”晏河清面露担忧,但最后还是如此说到。

“你…..?”宁桓满眼都是不信任,但最后也只是说到:“你若是有心,就把东西端进去吧,劝……也是件难事。”

“好。”晏河清坚定地点了点头。

晏河清记挂着宁桓的叮嘱,把食盒放到了帐篷里的小桌之上。他知道这个时候自己不该多嘴,放下后便按部就班地跪下行礼。

姜瑜瞥了一眼食盒,突然开口问道:“是什么菜?”

晏河清有些紧张地回话:“是一道汤,御膳房的公公说,是用斑鸠炖的。”

姜瑜低下了眼,心知这是翠嬷嬷临终前对御膳房的嘱咐。当初自己带灵柩回京,为老师操办葬礼的时候,几乎可以说是食不下咽,让宫人都着急不已。翠嬷嬷赶到之后,也没有劝解他什么,只是炖煮给了他一只肥斑鸠。

那是他那三天唯一吃下的东西。

晏河清不知道自己此刻该做什么动作,又不敢打断姜瑜的思绪。

姜瑜只挥了挥手,淡然地说到:“别跪着了,地上凉…….要是病了可不好。”

晏河清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跪得腿有些发麻,此时已然天色不早,地上的寒气也逐渐起来了。

“朕有个问题想问你”,姜瑜看着晏河清,心里满是感慨:“爱卿是贫民出身,朕身居高位已久,不知在百姓之中……是如何看待朕的?”

听到这个问题,晏河清反倒松了一口气:“陛下英明神武,百姓无不崇敬也。”

姜瑜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哪里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呢?武功出众必然造杀伐,功业过人必然劳民力。好话我听多了,你且讲讲不好的罢,不必如此拘谨。”

晏河清也并不含糊,听见姜瑜让他畅所欲言,斟酌几秒之后,便毫不犹豫地将自己从小到大的所见所闻,事无巨细地说了出来。将那些农民、乞丐、寡妇、征夫和孤儿的故事娓娓道来,将那些在盛世下还存在的苦痛展现在了姜瑜面前。

姜瑜皱着眉,连连点头。时不时插上几句话,为新的改革而筹谋。

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晏河清感觉自己的嗓子都说得有些发干,这场谈话才算是结束。晏河清意识到姜瑜不仅仅想要造一个寻常的盛世,他的心中有更加伟大的抱负,心中的崇拜又再上了一个台阶。

他确实是碰上好时候了。

“晏修撰”,临行之前,姜瑜向晏河清问了最后一个问题:“爱卿但言无妨,你觉得朕…..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