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也能还上,怎的只有几个来退的。”
“一场胜仗三两银,在加上每月的月钱,足够普通农家过上富足的日子了,过了这么久的好日子,能有多少人愿意放弃?
你且看一看,这些来退银的,家中是否只有两三个孩子?若是家中子嗣多的,宁愿让其中一个拼命,养活一大家。”
话不好听,但这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当初三人制定征兵策略的时候,也是因着地广人稀,怕军队人少,这才用了重利。
县衙承担了巨大经济压力的同时,也确实稳定了军心。
“另外则是,将士们经过这些日子的训练,又同伙伴们出生入死,便是家里人劝阻,大多数人,也不愿意退军了。”
这也是军营训练中,潜移默化地给他们灌输了保家卫国价值观的原因。
而且之前徐秀越已经做过铺垫,如今县里都是对府城的声讨,自然知道,要是都不当兵,他们也只能过会原来的日子了。
所以那些没有利益牵扯的人,舆论导向,必然是鼓励参军的。
师爷听得眸光亮起,嘴上不停地拍马屁。
又过了几日,城门外来报,说是府城来了送信官。
徐秀越一扫来日的疲惫,想到即将到手的银子,心情也好了起来。
然而展开信件一看,徐秀越脸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