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许县令对此无可无不可,总归就是费点茶水。
徐秀越对此却非常重视,早早的便从林修为那里借来了人,混在商学院中,潜移默化的宣传留仙县的好处。
待秋种过后,许县令便召集了这些商人,告诉了他们通商的打算,只不过去哪里,全由他们自己定夺,只一条,每到一处,便要将留仙县广纳人才的消息传出去。
他们要的人才,不拘于读书人,只要有一技之长的,都可前来,待考察之后确有才能的,可领取官方人才补贴。
商人们都是留仙县人,自然知道自家发展的好处,除此之外,许县令还给他们许诺了商税减一成的好处,众人自然是心满意足。
只不过徐秀越还又觉不够,找了纳入研究院的说书人,让他写了一段关于留仙县纳人才的趣事,主打的就是主角的才能一定要废柴无用。
这可苦了说书人,幸而他确实有几分才能,不过三日,就写出了一段穷苦杂耍走丝人来留仙县试探,因一手绝学空中舞得到许县令赏识,每月白领三百文人才赏的事迹。
文中用简短的话语描述了走丝人来留仙县前后生活的对比,将留仙县衬托的仿佛人间桃源。
而走丝人所要付出的,只不过是在节假日在街头表演所学,供百姓欢乐罢了。
这样的故事,徐秀越要求商人们耳熟能详,并且能讲述的有趣清楚。
这样宣传出去,主要是为了让那些明明身有才能,却因为社会地位较低,不敢前来的人有试一试的勇气。
说白了,就算是糊泥墙糊的好的,只要来留仙县,就算通不过人才测试,一个富足和平的县城,也可以吸引他定居。
而他的到来,至少可以使附近村民的土屋建的更保暖更美观。
而且,人才考试一年两次,这次没过,只要定居在留仙县,下次还有机会嘛。
人才不怕多,就怕人家不来。
徐秀越知道自家是个小地方,恐怕吸引不来什么大人物,但是就这样的三百六十行人才,她都有用的地方。
许县令也觉得这法子好,甚至还迅速在两个县里征集走丝人,挑了个最好的,每月白给三百文养着,就为了这故事的真实性。
走丝人忽然白得了银钱,自然感激,回去将话一传,两个县里的百姓都知道了人才选拔这回事,纷纷探讨起自己有什么本事。
许县令看气氛热烈,便决定,在一个月后,先举办一场县内的选拔。
当然,还有研究员的例行考试。
不过,许县令抠门属性作祟,总觉得白给走丝人这么多大钱有些心痛,毕竟他的技能在建设县城上起不到什么作用。
徐秀越不能跟他讲什么精神食粮、提高百姓幸福度的说法,便道:“不如让他教一下兵士如何掌握平衡性,尤其是斥候,说不定日后飞檐走壁的能用上。”
事情还就这么定了。
时光飞逝,一个月的时间过去,报名人才选拔的人简直五花八门。
什么千杯不醉、翻眼皮之类的技能,都被报上来了。
许县令为了保持自己广纳人才的人设,也不好直接拒绝,便在徐秀越的建议下,设立了海选,让师爷县丞等人投票表决,并且专门在主道广场上,公开海选。
一场全民兴奋的“人才海选”就在这样一个时代,举行了起来,更成了两县居民茶余饭后的娱乐谈资。
这里面有些是奇奇怪怪的能力,但有些却真的有本事,比如有个人能不用标尺,便将石块磨成大小一致的方块,直接五票全通,晋级成功。
再比如一个小姑娘,竟然自己研究出了简易的双面绣,虽然另一面绣的有些歪,却也顺利晋级。
一时间,这些晋级的人家,成为了众人羡慕的对象。
晋级之后,许县令则要一一召见,以显示对人才的尊重,有些是已经技艺纯熟的,则直接安排到研究院或是合适的岗位,有些比如那个小姑娘,是有天赋的,则直接安排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