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第 81 章 水车(6 / 6)

想到的。”

有人再问徐仙姑是何人,小哥只是笑笑道:“仙姑是上溪村人,住在县外山上,轻易不来县中。”

灾民中有一妇人问他:“可是当日在成楼上,与县令并肩而立的女子?”

小哥笑道:“当日灾民有难,确实是仙姑与县令一同安排施粥的,您说的若是个四十岁上下的妇人,那定然就是仙姑了。”

村人只知道徐仙姑造了水车,可灾民中却传遍了,当日同县令一起给他们施粥的妇人是仙姑,给他们安排地种的也是徐仙姑,如今送来水车的,依旧是徐仙姑。

“徐仙姑可真是菩萨心肠啊!”

徐仙姑的名号一时间传遍了附近山村。

而在灾民中,尤其是妇人儿童中,徐仙姑的声望更盛,她不仅是给她们建造水车的人,更是在她们将要饿死之时,保证她们有一口饭吃的人。

有人始终记得,是徐仙姑站在城楼之上,同意了她们这些皮包骨的女人,能跟男人一样,做工换口饱饭吃。

刘杜鹃始终记得,她站在那群做工的男人身后时,抬头一瞥。

普通样貌的妇人,梳着普通的发髻,穿着普通的衣衫,但就是那样一个人,再她问出“女人可要不要”的时候,在官兵驱赶她的时候,仙姑朗声说了句“要”。

就这样,她才能吃上饱饭,换过来那口劲。

刘杜鹃身无长物,便捡了木匠做工剩下的木头,用小刀修剪整齐,日复一日的,亲手为徐仙姑刻出了一个长生牌位。

她没有香,便日日放在自己简陋的土屋中用米粥供奉着,有人来串门看见了,便也会拜上一拜。

时日渐长,知道她这里有徐仙姑长生牌位的人越来越多,有人许是凑热闹,有人许是真心感激,终归知道的人多了,没事来刘杜鹃家串门顺便拜一拜的人也就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