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婳先去国营饭店饱餐了一顿,之后才前往另一个黑市。
另一个黑市她早就打听好了,就在灯泡厂、罐头厂和烟草厂附近。
到了那儿,她同样交了5分钱才进去。
荣婳照旧把蛇皮袋铺在地上,一个袋子上摆着没卖完的鞋子和包包,另一个则放了两床被子。
两个背篓里同样装满了几床被子。
那些蚕丝被的被面的面料也特别好,在阳光的直射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不少大妈围过来询问价格,荣婳报价二十块钱一床。
有位大娘看着很喜欢,说道:“闺女,你这价格可不便宜呀,要是15块钱一床,我就买两床。”
荣婳笑着解释:“大娘,我这蚕丝被一床可有6斤重呢,而且这面料都是上等的。您去供销社看看,6斤重的蚕丝,最少也得要30块钱。
不过我看您是真心想买,这样吧,您要是要两床,我给您算38块钱,您觉得咋样?”
那大娘琢磨了一下,确实是这个理儿。一床6斤的棉花被都要10块钱呢,更何况这是上好的蚕丝被,看样子就没怎么用过。
“行,给我拿两床。”
荣婳笑着点头:“我这儿一共有六床被子,您随便挑,我再送您一条床单,方便您包被子。”
大娘一听,顿时喜笑颜开,挑了条床单,包好两床被子付了钱,这才离开。
没过多久,这位大娘又带着另外两位大娘过来了,两人合买了两床被子。
荣婳见状,大方地又给每人送了一条床单。
这让三位大娘满心欢喜,直说要给她介绍更多客户。
荣婳客气地道了谢,她打算等鞋子和包卖完后,不管被子还剩多少,都不再卖了,直接捐给福利院。
包和鞋子没剩多少了,但来逛黑市的大多是家里的老太太,没几个人舍得花钱买包和小皮鞋。
又等了一个小时,才卖出去一双鞋、一个包和一床被子。
荣婳不想再等了,她把东西收拾好,装进一个大竹篓里,便开始采购。
这个时候黑市人不多,而且竹篓又大又深,荣婳买东西的时候,一边买一边往空间收。
她不仅买了一百斤米面,还买了小米和各种豆子。想到空间里还有大片空地,荣婳又买了各种各样的种子。
接着,她又买了两只老母鸡、两只母鸭,甚至还买了两只小猪。
走出黑市时,好多人都盯着她看。只见她推着自行车,自行车的把手上挂着两只鸡和两只鸭,中间的横梁上挂着两个竹篓,里面装着两只小猪。
后面的两个大竹篓用东西盖着,看不清装的啥,但一看就很沉,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不过大白天的,也没人敢上前询问。
荣婳离开黑市后,感觉有不少人在悄悄跟着她,她也不敢在附近把东西收到空间,赶紧骑着自行车,跑出去老远,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才把东西收了进去。
随后,荣婳把空间里贾雨贞和荣念剩下的东西都拿出来,装进大竹篓,去了福利院。
她不仅捐了这些东西,还捐了二百块钱,在院长的千恩万谢中,离开了福利院。
此时已经黄昏了,荣婳不想回家,便找了个电话亭给爷爷打电话。
“爷爷,今晚您别回家了,咱们约个地方,我去找您。”
荣爷爷虽然不太明白孙女的意思,不过也没有反对。
他点点头,问了她的地方,让她等在那里,又叮嘱了孙女几句,才挂了电话。
荣婳挂了电话后,前往供销社。
她手里有很多苏城的粮票,这些票不仅有地区限制,还有时效,好多快到期了,荣婳打算把能用上的都用掉。
但这个时期,不是有票就能随便买很多东西,大多都是限量供应。
荣婳拿着票,按照限购的量购买,从供销社出来时,两个大竹篓已经装满了。
里面除了油、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