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食堂改革(1 / 2)

第十六章 食堂改革李达康的声音不容置疑,"我会亲自抓食堂改革"。

会议室鸦雀无声。

孙伟的茶杯停在半空,一滴茶水顺着杯壁滑落,在他裤子上洇开一片深色痕迹。

"我支持"。

令人意外的是,第一个表态的竟是赵连生。

"乡纪委早该整顿这个问题了"。

孙伟缓缓放下茶杯,瓷器与木质桌面碰撞发出沉闷的声响:"达康乡长的提议...很有必要"。

"但外面的欠款..."。

"我会处理",李达康接过话头。

"但今后必须杜绝白条消费"。

会议室的挂钟指向四点三十分,阳光已经西斜。

李达康合上文件,做了最后总结:"明天开始,我将用半个月时间走访全乡十一个村”。

“希望等我走访完时,能看到这些决议落到实处"。

他的声音突然提高:"发展经济是我的首要任务!”。

“只要大家配合,钱的问题我来解决”。

“今年,一定让全乡干部过个富裕年!"。

这句话像一剂强心针,连一直低头记录的宣传委员何潇都抬起了头,眼中闪着希冀的光。

"我完全支持达康乡长"。

孙伟突然开口,茶杯重重放在桌上。

"谁要是拖后腿...",他没说完,但眯起的眼睛让所有人后背一凉。

别看孙伟平时一副老好人的模样,但是真发起威来也是让人心头一震的。

毕竟他是乡党委书记,名正言顺的一把手,在官田乡还没有人敢正面跟他叫板,当然李达康除外。

散会时,夕阳已经西沉。

委员们三三两两离开,交头接耳的声音在走廊里回荡。

……

副乡长张小燕站在李达康办公室时,手指不停绞着衣角。

这个三十出头的女副乡长是乡政府的"后勤总管",此刻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

"张副乡长,食堂改革明天必须落实"。

李达康刷刷写着一张批条,"先从财政所支五千元,把粮店欠账还清"。

张小燕接过批条,纸张在她手中微微颤动:"乡长,具体标准..."。

"早餐至少四种,三天不重样”。

“午晚餐三菜一汤,必须有硬菜"。

李达康的钢笔在纸上划出深深的痕迹,"油水要足!主食要变着花样来"。

窗外的梧桐树上,一只知更鸟在枝头跳跃。

李达康突然问:"现在食堂一顿饭每人的标准是多少?"。

"五...五毛",张小燕声音细如蚊蚋。

"提到一块",李达康合上文件夹。

张小燕猛地抬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个标准,比县里某些局机关都好!

"还有"。

李达康补充道:"二楼包厢收拾出来,用于公务接待"。

当张小燕拿着批条离开时,脚步轻快得像踩在云朵上。

走廊尽头,几个年轻干部探头张望,眼中满是期待。

……

吃完晚饭后,李达康买了一些水果,带着郑世俊去了乡卫生院,准备看望一下吴老师的妻子。

到了乡卫生院,找护士打听了一下,李达康就来到了吴老师妻子所在的病房。

卫生院消毒水的气味扑面而来。

三楼病房里,吴建国正给妻子擦脸。见李达康进来,他慌忙站起来:"您...您是?"。

"李乡长!",古志明差点碰翻床头的水杯。

"您怎么亲自来了?"。

"来看看",李达康将水果放在床头柜上。

"今天好些了吗?"。

"好多了,下午醒过一次"。

"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