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工作去处(1 / 3)

第四章 工作去处"爸,都安排好了"。

郭振华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红头文件,纸张发出清脆的响声。

"先在信英市安江县的官田乡任乡长,过渡一段时间再调整"。

说这话时,郭振华的目光不着痕迹地扫过李达康的表情。

这位市长心里正翻江倒海——李老亲自打电话交代要给孙子安排最艰苦的地方锻炼,这用意实在耐人寻味。

是真心要磨炼后代,还是另有用意?

若是前者,安排得太舒适会得罪李家;若是后者...郭振华不敢深想。

谢晓美闻言手一抖,筷子上的虾仁掉回了盘子里。

她下意识地看向李达康:"官田乡?那可是我们信英市出了名的贫困乡啊!"。

她转向丈夫,"振华,要不换个..."。

"晓美!"。

郭振华轻轻摇头,眼神示意妻子不要多言,却忍不住偷瞄李达康的反应。

这位市长心里跟明镜似的——李家这棵大树多少人想攀都攀不上,如今李老的亲孙子要到自己治下任职,简直是天赐良机。

但越是如此,越要小心行事。

安排得太好,显得谄媚;安排得太差,又怕惹怒李家。

李达康注意到郭振华握文件的手指微微发紧,指节泛白。

他前世在基层多年,太明白这种顾虑——领导最怕安排下来的"关系户"挑三拣四。

"郭叔,谢婶"。

李达康主动打破沉默,声音沉稳有力。

"就定官田乡吧,穷乡僻壤才更需要人去建设,一穷二白反而有更大的施展空间"。

郭明先闻言,布满皱纹的脸上绽开笑容,举起酒杯的手微微颤抖:"好!这才像李家的种!"。

"可是..."。

谢晓美欲言又止,目光扫过李达康修长白皙的手指。

那分明是双养尊处优的手,怎么看都不像能扛起贫困乡重担的样子。

郭振华闻言,紧绷的后背微微放松。

他注意到李达康说这话时眼神坚定,不似作伪,心中不禁暗喜:看来李家是真要培养这个孙子。

若能借此机会与李达康的父亲李宏继加深关系...

想到这里,郭振华脸上的笑容真诚了几分:"达康,官田乡的情况我得跟你交个底"。

他取出一张泛黄的地图铺在桌上,手指点着一个被群山环绕的小点。

"这里三面环山,交通不便..."。

胡伟航在一旁安静地听着,金丝眼镜后的眼睛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作为省人事厅的处长,他太清楚李家在华国的分量。

看着眼前这位气度不凡的年轻人,胡伟航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若能通过李达康搭上李家的线,自己这个坐了五年的处长位置,说不定就能动一动了。

李达康凝视着地图,眼前仿佛浮现出前世的场景。

那些崎岖的山路,漏雨的办公室,老乡们期盼的眼神...他太熟悉这样的地方了。

胡伟航适时插话:"达康,要不考虑下安江县的开发区?虽然也是正科级岗位,但发展前景..."。

"不用了,就官田乡吧",李达康斩钉截铁地说道,手指轻轻敲击地图。

"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

他冲郭振华眨眨眼,"再说了,不是还有郭叔您这位大市长坐镇吗?"。

郭振华闻言开怀大笑,心里却转着别的念头:这小子不简单,既表明了决心,又暗示需要支持。

他当即从内袋掏出名片:"这是我办公室的直线,24小时都能找到我"。

递出名片的瞬间,郭振华已经在心里盘算:得让安江县的县委书记袁凯多关照李达康,但又不能太明显。

既要让李家看到自己的用心,又不能让人觉得是在刻意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