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1 / 2)

连日暴雨,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

豆大的雨点砸在青瓦上,汇成水流沿着屋檐哗哗落下,天地间一片水汽蒙蒙。

好在这庄子修建得颇为巧妙,各处院落之间有回廊相连,倒是免去了淋雨之苦。

崔宝珠在屋里闷了两日,自觉精神好了许多,便想着去书房寻几本书看看。

这书房是当年母亲特意为父亲修建的,里头藏书不少。

她沿着曲折的回廊慢慢走着,刚转过一个弯,就看见书房门口立着两个人影,正是杨显忠和李玄之。

两人似乎也刚到,正看着紧闭的书房门。

“杨公子,李公子。”崔宝珠走上前,微微颔首。

杨显忠连忙转过身,脸上带着几分不好意思的笑:“崔姑娘。这雨下个没完,我与表兄闲来无事,便四处走走,并非有意窥探,只是走到此处……”

“杨公子言重了。”崔宝珠打断他,语气温和,“这里是书房,没什么要紧的。左右闲着也是闲着,若二位不嫌弃,进去看看也无妨。”

崔宝珠笑了笑,上前推开了书房厚重的木门:“请进吧。”

三人一同走进书房。

里头果然宽敞,几排高大的紫檀木书架一直顶到屋顶,上面密密麻麻摆满了各色书籍,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旧纸张的味道。

光线透过高窗照进来,虽是雨天,却也并不显得昏暗。

崔宝珠走到一排书架前,随意浏览着书脊上的名字。

眼角的余光不经意间瞥见了身旁的李玄之。

他今日依旧穿着那身月白色的长袍,只是……崔宝珠注意到,他那身料子看起来极为不错的白袍,袖口处不知何时蹭上了一块淡淡的污渍,而衣襟的边缘,细看之下,竟有些许起了毛边。

崔宝珠心中了然。

想来这位李公子家境并不十分宽裕。

崔大姑娘哪里知道,李玄之这身看似普通的白袍,实则是江南云锦坊用金蚕丝织就,仅供御用,她平日里见的好东西再多,也没见过御用的衣料。

平日里都是穿一次便丢弃的,只是连日大雨,随行带来的几件衣物都遭了殃,这件已是反复穿了第三天。

越是这般精贵脆弱的料子,反而越不经磨,沾了水汽又未能及时打理,自然就起了毛边,失了原有的光泽。

在她眼中象征着“落魄”的细节,恰恰是旁人难以想象的奢靡。

她正暗自思忖,目光随意地扫过书房内墙,却猛地定住了。

书房正中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幅仕女图,画中女子眉目温婉,神态安详,正是她早逝的母亲。

画卷上方对应的屋顶处,正有水滴接连不断地落下,“滴答、滴答”,正正砸在画卷上,将母亲温婉的笑容浸染开一圈难看的水渍。

崔宝珠只觉得心口一痛,她快步走上前,仰头看着那被雨水玷污的画卷,眼圈瞬间就红了。

李玄之原本正随意打量着书架上的藏书,察觉到她的异样,转过头来,便看见她站在画前,脸上满是哀伤。

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注意到了那幅被水浸湿的画卷,以及画中女子的容貌。

他看着崔宝珠那副泫然欲泣的模样,心头竟莫名地掠过一丝从未有过的奇怪感觉,像是被什么轻轻刺了一下。

他走上前两步,声音依旧清冷,却似乎比平日里柔和了些许:“屋顶漏雨了。”

顿了顿,他看向那幅画,又看向崔宝珠,缓缓道:“这是姑娘珍重之物?若崔姑娘信得过,不如让在下试试,将此画重绘一幅,也算报答姑娘这几日的收留之恩。”

崔宝珠猛地回过神,有些惊讶地看向他。

她吸了吸鼻子,强忍住泪意,低声道:“多谢李公子好意……只是……”

“无妨,试试罢了。”

“那……便有劳李公子了。”

她随即转身,扬声唤来守在廊下的文娘:“文娘,快去叫庄头找人来,把这书房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