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林砚秋思索着自己该怎么让这个家里的日子好过一点的时候,就听萧红梅喊道:“吃饭了!”
林墨身后跟着大哥和二哥便陆续进了厨房。
待众人坐定,林奶奶开始分配饭食。
高粱面做的窝窝头一人一个,砚秋娘两个,小白菜是开水里滚了一圈出来后,撒了点被碗擀碎的细盐拌了一下的,至于清粥,一人一碗,碗底里也只有那么一小撮糙米。
桌子中间的一只豁口盘子里放着那只早就被熬的没了颜色的大骨头。
“想当初,我刚刚嫁到你们林家的时候,你们爷爷是秀才,立誓定要考个功名回来,要让咱们一家人过上有鱼有肉的好日子。”
“哎,如今,他不在了,以后考取功名,就靠你们了。”
林奶奶看着桌子中间的大骨头,有种望梅止渴的感觉,“这盘大骨头就是你们努力读书的动力,我相信,总有那么一天,你们会将这盘骨头换成鸡鸭鱼肉的。”
林墨的喉结滚了滚,点了点头:“会的,儿子定会努力,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林砚文和林砚武抿着嘴角没说话,只是他们的目光都盯着那块大骨头,就像是看着一块冒着热气的肉疙瘩。
老奶奶看向他们兄弟二人,林砚秋也看过去,原因无他,只因这样的情景每天都有。
按往常惯例,这俩兄弟也应该顺着林父的话做一番励志表态,只是这次,他们为何只盯着骨头不说话?
果然,两兄弟见家人都目光灼灼的看向他们,终于还是表了态。
“奶奶放心,娘也放心,我们定会努力早日金榜题名,会让祖母吃好的,喝好的,再给娘挣个诰命夫人!”
林砚文的一番表态,让林奶奶和林母都倍感欣慰。
林砚武点头附和:“对对对,我也会好好习武,日后考个武状元,做大将军!”
老奶奶闻言点头:“如此甚好,不愧是我林家的好儿孙!”
林砚秋挑了挑眉:表演终于结束了!
一家人也终于可以吃饭了。
林砚秋咬一口喇嗓子的高粱面窝窝头,再喝一口熬过大骨头的糙米清粥,嚼了几下,皱眉咽下。
虽是食不果腹的贫农家庭,因为有了“读书人”,家中规矩倒也立住了,食不言寝不语,已经被他们灌输的极为透彻。
饭罢,林奶奶擦了擦嘴,问道:“儿媳妇,地里的活计怎么样了?”
砚秋娘拾起碗筷,往锅里添了一勺水,想着地里疯狂生长的杂草,强压下心里的烦躁,回道:“儿媳日日都去地里除草,总会锄尽的。”
“那就好,再过两个月就到今年的院试了,墨儿,你作为一家之主,本该担起家中生计的重担,可你的媳妇为了你能金榜题名,挺着六个月的孕肚担起了这份重担,希望你不要枉费光阴,此次院试,莫要负了她!”
林墨心中一颤,低头应道:“是,儿子知晓,此次,儿子定会中榜。”
这里的院试年年有,林墨也年年在考。
从家里的日子还过得去时,一直考到家里一日三餐都是粗粮稀粥,关键是——还吃不饱。
他想说,自己不考了,和媳妇一起去地里干活,或者出去打些短工贴补家用,可他不敢。
只因三年前他提了一次,结果母亲不吃不喝的在家整整哭了三日,还一直哭着说自己对不起死去的林老头,是她没有教好儿子,百年之后也无颜见林老头的面了云云。
最后,林墨只能拉着媳妇儿女们跪在她面前认错请罪,并保证自己定会好好读书,争取早日中榜,萧红梅也保证自己会顾好家里和地里,不会让林墨分心,这才让林奶奶收起眼泪,端起饭碗。
“好好好,为娘自是信你的,你的心里也莫要有太大的压力。”
林奶奶满面笑容,目光更是带着殷切。
林墨听着她的话语,不但没有被安慰到,反而心中更是感觉被压的难受。
“娘,我去读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