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15 / 23)

人世间 梁晓声 36421 字 2023-08-12

去的人,都像那“眼 镜”似的立刻就挥起锹铲。  司机想从工人手中夺过一把锹,自己也劳动劳动,那工人把他推开了。   转眼间,卡车上只有周志刚一人了。他也想跳下去帮忙出点儿力,一 想连那司机兵都没从别人手中夺过去工具,自己更没辙了。再说怀里还 有小狗呢,跳下去也干不成活呀!他便只好站在卡车上,和司机相望着 苦笑笑。   没多一会儿,大水坑就铺平了。司机坐进驾驶室,众人从车两侧、 后边喊着号子一起推,忽悠一下,油车轻飘飘地就驶向前去了。   司机从驾驶室探出头,笑得合不拢嘴,连声道谢。   众人无言地朝他挥了挥手,纷纷上了卡车,这才发现少了那个 “眼镜”。   有人说,他穿山林抄小路步行回家了。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再乘车了啊?再近的小路也比不上乘车快嘛!   有人替他回答,说他不敢再乘车了,怕自己带头跳下车,上了车会 遭别人欺负。   车上一阵沉默。   沉默中,有人嘟哝:“哪儿能呢,他可真是想多了。”   周志刚乘了半个多小时卡车,下了车又走了二三里,来到山坳间一 个较大的村子里。那村子处于一片小盆地山脚处,估计有百来户人家。有 条不宽不窄的河从村中流过,河两岸油菜花开了,而水稻田里新一茬秧 苗已长到半尺高了。从崇山峻岭走出来的周志刚,眼前一亮,觉得这里 真可以说是风景如画。如果女儿确实生活在此地,那么自己这个父亲简 直应该替她备感庆幸了。   正看得发呆,想得发呆,一个牵水牛的男孩迎面而来,礼貌地问他 可是要找什么人。   他说出了女儿的名字。   男孩说,周蓉是自己老师。   周志刚更觉意外——女儿确实生活在此地,而且还当上了小学老 师。两个没想到加在一起,他一时真替女儿庆幸。   男孩指着村右边也是离村最近的一座山说,小学校就在那山上。山 不高,树也不多,裸露着嶙峋巨石。山上野花却挺多,深红浅红夹粉红,在 没树没巨石的空地方,从山顶一层层烂漫地开到山脚,界线分明地与田 野里黄灿灿的油菜花连在了一起。   周志刚方才所见是眼前景象,并没扭头往右边看。他顺着男孩鞭指 的方向一看,顿时有些迷醉了。他们那一批“大三线”老工人来时一路 上绝没见到过这般美好的所在,贵州的三线工程是国家一级军事工程,保 密性极高,皆修建于人烟稀少的深山里。载他们深山的公路,也是 由工程兵为“大三线”工程专门开辟出来的。那样的路上设卡,同样具 有保密性,不同于如今的旅游观光路线。乘在卡车上的他们,一路当然 见不到贵州山区妩媚的一面。   男孩说:“老伯伯,您还背着东西呢,快去找我们老师吧。早点儿见 着她,就可以早点儿放下竹篓了,背着多累呀!”   那男孩子的礼貌使他刮目相看。许久没人称他“您” 了,在这么一 处美好的地方,听一个孩子称他“您”,他一路上,不,多年以来因女儿 的事而大为苦闷的心情,顿时有种云开雾散的感觉。   他高兴了,也有心思与男孩子开玩笑了。他挺了挺腰板说:“我不 老,还是小伙子呢,竹篓里那点儿东西累不着我。”说罢,他还推起袖子,弯 起一只胳膊亮了亮肌肉。   “您脸上那么多胡子了,还敢说自己是小伙子呀?我才不信呢!”男 孩嘻嘻笑着牵牛而去。   一条用不规则的、显然就地取材于山上的片片石铺成的时而有阶时 而无阶的小路,将周志刚引到了半山腰,他累得气喘不止。想到刚刚还 向一个放牛的男孩自诩是小伙子,不禁又苦笑了。再往上没路了,他未 见校园,只见一个类似隧道口的洞口,用石块砌成了拱形,看上去仿佛 也是一处三线工程。洞口外是一块平地,有三个篮球场那么大,被竹子 编的篱笆围住。篱笆根下,种着美人蕉和三角梅,也都开得妖烧。两棵 龙爪树之间拉着晒衣绳,其上落着一只他叫不出名的鸟。   难道那放牛的男孩骗了自己不成?   不会呀,那男孩一看就是个好孩子嘛!   难道自己登错了上山的路?   他不由得走到篱笆前,朝山下望,疑惑之际,听到背后一个女性的 声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