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12 / 14)

人世间 梁晓声 21551 字 2023-08-12

坐在后座上。   秉义摇下车窗,探出头喊道:“秉昆,我说过我不吃流氓无产者那一 套!你自己走回去吧!”   秉昆气得跺着脚喊:“你还有求我的时候!”   然而,车子开走了。   常进步和吴倩聚到了孙赶超家,他们都因得到装钱的信封而不安。   二OO四年,三四千元钱对一些挣钱容易的中国人来说已经不算 什么,但是对于常进步他们却是一大笔钱,辛辛苦苦工作三四个月才 挣得到。   他们算是开了一次“碰头会”,讨论究竟该不该收钱。   吴倩说:“要是秉昆给的另当别论。”   赶超说:“你真会开玩笑!秉昆哪儿来那么多钱?偷的?抢的? ”   于虹顾虑重重地说:“秉昆他哥的钱会不会来路不正啊?我听人 讲,有那当官的,贪污受贿了,自己花着不踏实,就搞点儿捐助,图个心 安理得。”   进步说:“秉昆他哥肯定不是贪官。我妈都感动得哭了,说如果是政 府给的,那就要了,个人给的不能要。再说,我们的日子也过得下去。我 妈认为,秉昆他哥算是如今的好干部,她看人绝不会错。”   于虹说:“那可不一定!毛主席看人的眼光如何?当年不也看错了 一个又一个吗? ”   赶超说:“咱们背后这样议论秉昆他哥,太不厚道了,秉昆眼皮会乱 跳的。”他基本上同意进步的话。他想,秉昆他哥只不过就是一个官场 失意者,说是失败者也未尝不可。自从他调回来后,正面报道一次没有,负 面新闻接二连三,在民间简直就成了可悲可笑的官员。当官当到这份儿 上,心里肯定不好受,于是开始寻找友情来温暖失意的心——无非就是 这么一回事。   大家就统一了认识,一致决定:好意心领了,钱要退回,友情要珍 惜。不能在一个官员官场失意、形象滑坡的情况之下收人家的钱,那不 成了出卖友情了吗?   于是,孙赶超当天晚上带着三个信封来到了秉昆家。   他们的意思不太好表达。即使善于辞令的人,要想说得分寸恰当,那 也很难拿捏。   孙赶超不是善于辞令的人。   秉昆听了有些不快,他说:“我哥是诚心诚意的。如果你们不是我的 朋友,不是一直对我很好,我哥犯得着吗?你们反而觉得我哥成了可怜 的人吗? ”   孙赶超看出来,如果自己再多说什么,秉昆就会发火。于是,他就 把信封揣起来了。   周秉义晚上回家后问妻子郝冬梅,弟弟秉昆的表现为什么那么不可 理喻?   郝冬梅说:“我太能理解了!孙赶超他们首先是他的朋友。你做的 事,肯定是他一直想做又做不到的。你可倒好,事先也不征求一下他的 意见,就自作主张,而且出手那么大方。动机是好的,性质却似乎变了,仿 佛在你自己灰头土脸的时候,企图通过帮助自己弟弟的穷朋友,在民间 为自己讨好,树立新形象!”   秉义说:“我是他哥呀! 一件动机良好的小事,大可不必事先向他 请示吧?我的工作千头万绪,顾得上在一件小事细节方面考虑得那么周 到吗? ”   冬梅问:“咱们一次拿出过一万元来帮助过秉昆吗? ”   秉义说:“当然没有! 一万元对咱们也是好大一笔钱啊。我记得,咱 们给他最多的一次也就是一千元。”   冬梅说:“还是的!你对他的朋友们出手大方,也让他心理不平衡。他 现在没工作,和郑娟一块儿挣点儿钱多不容易!”   “我觉得他更是对现实严重不满!”周秉义刚冲完澡,一边擦脚一 边说。   冬梅说:“那又怎么样?难道他和他的朋友们应该对现实感到特别 满意?不错,二十多年国家经济增长挺快,总量翻了几倍。有些成就,咱 们看在眼里,也体会到享受到。比如,咱们从前也不敢想象可以在家里 洗完热水澡,舒舒服服坐在沙发上看进口大彩电,秉昆他们至今却还没 有享受到。老百姓是通过自身生活水平的提高,来认识国家的进步的,这 是古今中外的铁律。谁也没有权利要求他们像既得利益者们一样客观 理性地看待国家的变化,正如不能要求没挤上车的人和坐在车上的人一 样,对车厢改观和车速提高交口称赞。”   “就算你说得有理,那他也不该对自己的哥哥有那